人教版历史必修1民主建设的曲折发展内容摘要:
,违法必究。 : (1)平反冤假错案( 2)加紧全面立法工作:从 1979 年至 2020 年,全国已制定三百八十多件法律及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八百多件行政法规,八千多件地方性法规。 4.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典例剖析 【例 2】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是 ( ) A修改并完善《宪法》 B.平反冤假错案 C改进政治协商制度 D.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变式题 2】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依据的是 ( ) ①《民事诉讼法》②《刑事诉讼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④《行政复议法》 A.①② 3.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知识点三 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措施成就 (1)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 (2)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 (3)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民族工作,颁布实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1998 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2.历史意义 (1)新时期,中国政府对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了国家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思路。 典例剖析 【例 3】新时期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采取了哪些举措 ( )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②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③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④ 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人教版历史必修1民主建设的曲折发展
相关推荐
师:嗯,好政府首脑是谁。 是内阁总理。 所以呢,它是吸收英美的元素,根据自己国家(情况)而变化。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政体呢,跟法国的背景有 什么关系。 法国在确立共和制过程里面,主要是哪两派斗争。 生:共和派和君主派 师:我说过, 1875 年那个宪法,当时共和派是以多少 … .. 生(集体):一票 师:哎,一票共和险胜君主派,所以在这个时候呢,他们保持总统,而且这个总统的任期,
(二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 6月 ) —— 一战争的导火线 思考 1:教材第 8面学习延伸 思考 2:为什么到 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大战。 四、一战的爆发 1914年 7月 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俄德法英相继投入战争 —— 一战争爆发 归纳: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第 2 课旷日持久的战争 (经过)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一
间) ( 1)原 因:二战 中,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争取印度支持,派使节统甘地商谈战后 问题。 ( 2)内容:甘地明确提出了“ ”的主张,再次发出不合作的号召。 ( 3)评价:这是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 的要求,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甘地的其他活动:为消除 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甚至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枪杀。 【 合作探究 】 甘地主义的内容。 【 当堂检测 】 阅读下列材料:
【知识结构 及 重难点解析】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的建立:时间、人物 (二 )从禅让制取代王位世袭制 思考探究: 如何评价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特点: (三) 从中央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 地方: (四)王权的特点: 二、 等级森严 的分封制 (古文中的 “ 封建 ” ) 西周的建立 目的: 内容以及特点:受封对象及授
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师:好,这位同学从书上找得很准确。 你知道我国有哪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吗。 生 1: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生 2:还有西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师:香港、澳门特 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一样吗。 生:不一样。 一个是自治区
展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回答:( 1)这部宪法颁布于何时。 是哪一次大会制定颁布的。 ( 2)这部宪法 的 性质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1949 年 3 月,毛泽东及周恩 来等离开西柏坡前往京城赶考 , 他们赶考的成绩如何。 根据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