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word示范教案内容摘要:
过程及结果 (主要讲章西女王的英勇斗争):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第 100 页小字内容,让学生讲述章西女王英勇抗击英国 殖民者的英雄事迹,教师补充,要体现历史学科的情节性、生动性。 教师 指导学生读图《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并指明起义失败的原因。 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印度民族大起义的 回忆上节课内容。 学生按老师“无理要求”进行 活动。 结合材料进行归纳。 讲述、读图。 为学习探究做铺垫。 让学生体会“反抗” 心理情绪。 培养归纳能力。 培养中外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培养表达能力、读图能力及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 学 内 容 及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影响。 最后 教师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 进行 总结。 三、“南美的解放者” —— 玻利瓦尔 :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对拉 丁美洲殖民活动的概况,指导学生阅。人教版九年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word示范教案
相关推荐
和尼罗河流域相比,有什么共同点。 指导学 生联系中国古代的黄河、长江产生的中华 文明进行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大河流域人类 文明产生的共同规律。 2 教师简单讲述两河流域人类文明的产生,着重向学生介绍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和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 3教师重点从三方面讲述 汉谟拉比法典:①适当介绍汉谟拉比法 典发现的经 过。 ②汉谟 拉比法典的目的和法典本身的历史价值。 听故事,初步领 略亚非
在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中 ,阿拉伯人起了一个沟通 和纽带的作用,但是西方人也有直接来到东方,来了解东方的文明与神秘,其中著名的有马可波罗。 自由 回答。 结合课文和地图,找出东西方的三条主要商路。 讨论回答。 自由回答。 阅读回答。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识读图表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阿拉伯数字的简单快捷。 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 学 内 容 及 教
,再从中拿走 2 根,现在还剩多少根小棒 ?学生: 13 根。 教师:谁会用算式表示 ? 学生: 152=13。 ( 2)探讨算法。 教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 学生:因为刚才我们算的 13+2=15,所以 152=13。 学生:我是往前数 2个数: 14, 13。 学生:我们刚才摆小棒时,拿走 2根,是从 5根里拿走的,剩下的 3根合在 1捆上是 13根。 教师:要不要把
学校 回郭镇六中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物理 执笔 孙继锋 审核 宋建军 一、授课时数: 1 课时 二、学习目标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知道 力的单位。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知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并能用来 解释有关现象。 三、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难点: 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四、导学过程 【 一 】 自主学习 1. 运动状态的改变有:( 1 )运动 的改变,包括物体由
情况及发展现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 识 竞 赛 歌曲:《爱我中华》营造气氛 展示:各组汇报课前收集的各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 小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导入课题 ) 提高主体参与意识,培养 创新精神 ,挖掘 学习潜能 , 学会收集整理材料和处理材料。 合 作 探 究 探究:民族现象表格(课本第 42页) 任务:①各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内容 ②以 上现象共同说明什么 ? 归纳
总体积 V2 ( 3)由( )求出固体的体积。 思考讨论: 怎样用量筒测量漂浮在水面上的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探究二、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探究: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表格: 探究三、测量不规则铁块(或石块)的密度 实验探究: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表格: 质疑探究 这节课你还有哪些 疑问呢。 课堂小结 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检测反馈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