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版高中数学二下124椭圆的性质内容摘要:

相离 0 ,所以判定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运用方程及其判别式是最基本的方法 . 例 4 若直线 )(1 Rkkxy  与椭圆 15 22  myx 恒有公共点,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 解法一: 由   15122myx kxy 可得 05510)5( 22  mkxxmk , 015 2  km 即115 2  km 51  mm 且 . 解法二:直线恒过一定点 )1,0( 当 5m 时,椭圆焦点在 x 轴上,短半轴长 mb ,要使直线与椭圆恒有交点则 1m 即51 m 当 5m 时,椭圆焦点在 y 轴上,长半轴长 5a 可保证直线与椭圆恒有交点即 5m 综述: 51  mm 且 解法三:直线恒过一定点 )1,0( 要使直线与椭圆恒有交点,即要保证定点 )1,0( 在椭圆内部 1150 22 m 即 1m 51  mm 且 [说明 ]法一转化为 k 的恒成立问题;法二是根据两曲线的特征观察所至;法三则紧抓定点在椭圆内部这一特征:点 ),( oo yxM 在椭圆内部或在椭圆上则 12222 byax oo . 例 5 椭圆中心在原点,长轴长为 10 3 ,一个焦点 1F 的坐标 )5,0( ,求经过此椭圆内的一点)21,21( M ,且被点 M 平分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 解:由已知, 5,35  ca ,且焦点在 y 轴上, 50222  cab ,椭圆方程为 15075 22 xy.设过点 M 的直线交椭圆于点 ),( 21 yxA 、 ),( 22 yxB .  M 是弦 AB 的中点,则1,1 2121  yyxx ,将 BA, 两点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150751507522222121xyxy,两式相减整理得:2323 21 2121 21  yy xxxx yy,即23k. 所求的直线方 程为 )21(2321  xy ,即 0546  yx . [说明 ]此题因为涉及椭圆的弦中点问题,除通法外,可以优先考虑“点差法” .但需注意两点: 1)斜率是否存在。 2)应检验直线和椭圆是否相交。 即联立直线和椭圆方程,得到关于x或 y的一元二次方程,检验其根的判别式是否大于 0。 例 6 求椭圆 14 22 yx 中斜率为 1的平行弦的中点的轨迹 . 解:见书本 P50 [说明 ] 此题因为涉及椭圆的弦中点问题,本题也可使用“点差法” . 例 7 已知椭圆 112 22  yx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F2,若过点 P( 0, 2)及 F1的直线交椭圆于 A,B两点,求⊿ ABF2的面积 解法一:由题可知:直线 ABl 方程为 022  yx 由   1122222 yxxy ,可得 0449 2  yy , 91044)( 2122121  yyyyyy , 1 2 1 21 4 1 0 .29S F F y y   [ 解法二: 2F 到直线 AB的距离 554h , 由   1122222 yxxy 可得 06169 2  xx ,又9 2101 212  xxkAB , 910421   hABS . [说明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