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鲁人版语文必修一第7课烛之武退秦师1内容摘要: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 ④朝济而夕设版 焉。 (表转折,连词 )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 四、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 ④秦伯说 (说,通“悦” )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 “智” ) 五、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二、总结人物,见仁见智 重点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第一个人物 —— 郑伯。 1.让学生读郑伯说的话: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学生们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让学生们想一想郑伯和勾践有什么共同之处。 (二人都是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 —— 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启发学生思考,找人回答。 明确: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三、第二个人物 —— 佚之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让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 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 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 必不能劝退秦师。 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 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 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 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 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 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让学生分析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明确:嫉妒、红眼病。 四、第三 个重点人物 —— 烛之武 1.关于烛之武 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 “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 ”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2.请学生思考: ⑴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年近七十,也只是个小小的“圉正”(弼马温)。 明确:当权者不注意选 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⑵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 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 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 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 烛之武不是不想做 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