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教科版科学四上13温度与气温内容摘要:
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 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 、 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20xx秋教科版科学四上13温度与气温
相关推荐
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很深,把它的盐淹没了,等它过了河后,觉得身上轻了许多,回头一看背上只剩下口袋了,盐到哪里去了呢。 估计学生随口会说出(化了),我顺势引出 “溶解 ”一词,那么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溶解单元的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这一环节我以故事入手,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 2) 0 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 ),0[ 上是增函数.特别地,当 1 时,幂函数的图象下凸;当 10 时,幂函数的图象上凸; ( 3) 0 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 ),0( 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 x 从右边趋向原点时,图象在 y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 y 轴正半轴,当 x 趋于 时,图象在 x 轴上方无限地逼近 x 轴正半轴. 师
丕称帝时 D. 孙权称王时 7. 三国时期 , 吴国的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 , 加强了内地与这个地区的联系。 “ 夷洲 ” 指的是今天的 ( ) A. 黄岩岛 B. 钓鱼岛 C. 台湾岛 D. 海 南岛 8. 三国鼎立初 , 魏国户数 103万 , 人口 443 万 , 兵员 60 万;蜀国户数 28 万 , 人口 94万 , 兵 员 万;吴国户数 万 , 人口 230 万 , 兵员
工作者清楚地知道,他们不仅知道近期每天的天气情况,还知道一年前、两年前的天气情况。 想一想, 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他们 每天 都把 当天天气 情况 记录 下来, 像这样的记录着每天的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就把他称为天气日历。 天气日历 有什么用呢。 (记录和分析气象信息,总结以往的气象规律,预测今后的天气变化。 ) 今天我们也来做做小小气象员。 二、认识 一些 天气符号 : 要当好气象 员
象的视频。 ② 认识天气符号(课件出示) ③ 即时练习(教师课件展示几张卡通的天气符号) ④ 小组活动(画一画天气符号,鼓励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天气符号) 活动要求:每组选择两种天气设计天气符号。 ⑤ 展示设计成果。 评选最佳创意小组。 活动二: 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我们的生产活动、 出行和农作物的生长都经常受到天气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程 序 与 策 略 导入课题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 ,热光源与冷光源 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