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际港务区出版物物流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和批发市场两部分,吸引各地出版社、经销商入驻,集出版物展示展销、批发零售、洽谈订货于一体。 运营物流中心 —— 出版物分拣、包装、处理、配送。 仓储租赁中心 —— 大型仓储空间,以对外租赁为主。 综合服务大楼 —— 办公、餐饮、酒店、会议、培训等。 公益图书馆 —— 利用出版物资源优势,服务于区域的文化设施。 项目区位 13 各区域之间建筑有绿化带、休憩点、停车场和环形道路等,建成后整个物流基地基础设施完善,现代气息浓郁,环境幽雅。 服务对象 出版物物流基地主要为以下客户提供图书、音像等物流服务:西安市及周边的图书零售网点;西安书刊、音像批发市场的图书音像发行公司;省市各大图书音像出版单位和期刊社;省市新华书店;省内及西北、中原等各省区的图 书音像经营商;全国各大图书音像出版单位和期刊社;全国图书音像物流企业的外派机构等。 服务内容 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分拣、包装、仓储、运输及代办运输,代储代运代销,图书后期加工,图书馆装配,信息发布,及后勤服务等。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要求 该项目符合中央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 发行就属于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目前为止,文化产业占我国 GDP 约为 3%,且发展的增速还在逐年下降。 20xx 年,图书发行这一块是 900 多亿人民币,而德国一个贝塔斯曼集团就是两千亿人民币。 我国购书消费人均 5 美元左右,为美国的 %,人均购书册数 5 册左右,而发达国家达到 20~ 30 册左右。 这种状况,一方面说明我国的文化产业还不发达,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出版物市场有巨大的需求空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精神文化产品需求的增长速度要大大高于对物质 14 产品需求的增长速度。 因此,在进入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文化产品的总体需求将出现 较大的上升趋势。 2.适合音像出版发行业改革要求 尽管中国出版发行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但是中国出版发行业市场仍然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还很大。 与 发达国家的出版发行业发展水平相比,中国出版发行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出版发行业综合实力还不强;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比,中国出版发行也应当有更大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这些既是中国出版发行业发展的差距和不足,也说明中国出版发行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中国出版发行业的市场需求十分强劲,发展空间很大。 据统计,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从 1998 年扩招后每年都在稳步增长,现在已经近 20xx 万人。 亿人口的青少年更是中国出版发行业的现实和潜在读者。 从绝对数量看,中国出版业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 20xx年全国出版图书、期刊、报纸总印张为 亿印张,折合用纸量,总量不可谓不大。 但是从出版资源人均占有量看,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据统计,目前中国人均新闻纸消费量 公斤,其它印刷书写用纸人均消费量 公斤,二者合计为 公斤。 远远低于美国 (146 公斤 )、日本 (118 公斤 )、英国 (112公斤 )、德国 (94 公斤 )、荷兰 (93公斤 )的水平。 另一个衡量指标是人均购书额,按 20xx 年图书纯销售额计算,中国人均购书额大约为 35元人民币 (约合 4 美元 ),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15 其 次,建国以来我国图书出版、发行和物流一直由省、市新华书店统揽,与国外的专业出版比较起来,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出版发行理念、营销方式和赢利模式还需要有大的更新和改进,这方面的创新任务还很重。 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出版业将拓展出新的增长领域。 本项目建设符合这一发展趋势,将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引入出版发行业,将对图书出版发行的物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起到积极作用。 3.能带动区域出版物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西安乃至西部流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为全社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巩固西 安图书发行战略地位,带动出版物物流基地繁荣和高速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各省区市出版发行单位均衡设置、同构布局,造成了实际上的区域封锁和市场分割,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和大型企业的跨区域发展。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物流基地建设规划,西安应争取成立全国五大图书物流基地之一,以带动西安市的经济发展,并满足西岸广大图书经销商、出版社,以及西部各省区客户的物流需要。 4.提升西安音像出版发行业品质 西安国际港务区出版物物流基地地处西安 国际 港务区核心地段,包括出版物商务中心区,物流运营中心区,物流租赁中心区,物流培训中心区,停车场、交通及绿化区,公益公共图书馆及景观区。 这一全新的大型物流基地期望能扩展物流服务的触角,除了服务图书产业外,对于其它业态也能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以此提高企业整体的竞 16 争力,并发挥资源整合的效力扩张企业版图,向西北书业物流龙头企业和西北优秀物流企业迈进。 本项目将建立以出版产业为基础的物流配送体系,以及西北物流设施网络,提供顾客满意的货物分流的解决方案,成为西安乃至西北地区出版业供应链中的最专业的物流营运服务商和最专业的出版产业物流基础设施的提供商;透过物流系统技术缩短货物流通的作业周期,提升服 务质量,降低配送错误率及成本,以及强化物流效率与营运管理;透过为出版业供应链中各个环节顾客提供物流基础设施与物流营运服务,持续研发、导入其它电子化应用技术,建立网络化的物流设施,加强集约化、效率化,发展出版产业外的物流服务,进一步提升西安音像出版行业的品质。 三、项目市场分析 1.出版物市场分析 ( 1)国家市场层面 中国出版发行业的市场需求十分强劲,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据统计,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从 1998 年扩招后每年都在稳步增长,现在已经有 2500 万人左右, 亿人口的青少年更是中国出版行业的现实和潜 在读者,从绝对数量看,中国出版业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全国图书、报纸、期刊年总印张超过 2200 亿印张,折合用纸量超过 500万吨,总量不可谓不大。 从出版资源人均占有量看,中国 17 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出版物的需求空间将是更大。 ( 2)区域市场层面 多年来,西安作为中国西部的图书、音像发行销售中心,其批发销售总额在全国占有相当比重,销售覆盖整个西北地区,领衔中原,辐射西部各省。 根据市场统计,西北五省的除去新华书店系统的销量,民营图书批发销量为 60亿元,零售市场的销量为 40亿元 ,西北地区总共的图书市场容量为 100亿元;总共的物流吞吐量为 300亿元。 近几年来,图书音像销售总额每年以 14%递增,仅西北五省每年销售总额约 160 亿元,市场需求十分强劲,发展空间巨大。 (注:由于新华书店系统从采购到销售全部采用自营的系统,目前的情况,暂时没有将其列入本项目的目标客户。 ) 2.出版物物流现状分析 流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和成熟程度的主要标志,出版物物流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在流通方面,特别是出版物流通方面,立法明显滞后,中介组织发展缓慢,且很不规范,科技进步含量远远低于其他行业水 平,无法形成统一的大市场与大流通格局,新流通方式还没有完全确立,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在出版行业方面缺少大型的现代化出版物物流基地,没有形成一个“准确、高效、低成本”的物流配送体系。 在与图书出版业相关联的造纸、出版、运输行业中,造成大量资 18 源的浪费。 西安作为我国西部的图书音像经销中心,每年约 56 亿元的销售总额在全国占有地域优势,销售量大,跨区域性强,且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城市服务功能齐全,是西部地区航空、铁路、公路运输枢纽。 20xx 年旅客吞吐量 87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万吨。 公路建设形成了以西安市为中心的“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系统。 市区与所辖区县全部开通高速公路。 其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为西安现代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物流严重滞后,经销成本过高。 虽然西安图书音像销售总额巨大,且交通运输便利,但物流经营水平较低,与全国先进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尚处于简单仓储、委托运输的初级发展水平。 以图书仓储为例,仅省、市新华书店具有少量的专业仓储条件外,全市 220 余家图书批发单位均无仓储条件,仍处在零乱暂租、各自运输的阶段。 其结果是各经营主体普遍存在物流成本过高、周转期长、差错率高的 问题,直接影响了出版社和西安图书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物流基地市场需求分析 ( 1)西安外在市场需求 巨大的在校大学生数量以及 ,对于出版物的需求可谓巨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出版物的需求空间将是更大。 这样大的市场需求,必须要有大型的现代化的物流基地与之配套,并提供服务。 西安作为中国西部的图书、音像发行销售中心, 19 其批发销售总额在全国占有相当比重,销售覆盖整个西北地区,领衔中原,辐射西部各省。 为了给外在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的效率,建立大型的现代化的出版物物流基地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 2)西安内在市场需求 随着图书音像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多数批发经销单位现已意识到西安物流严重滞后这一问题,且已产生寻求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商的强烈需要,以期解决物流成本过高,周转配送不畅的这一瓶颈问题。 根据近期对“西安书刊批发市场” 180余家经营单位所进行的摸底调查报告得知: ①其中 96%的经营单位希望西安建立一个专业的“西安出版物物流基地”,以解目前物流滞后,成本过高问题。 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建立,也为建立西安出版物物流基地建设提供了先决条件。 ② 59%的经营单位愿意全部委托第三方物流专业单位 进行仓储、运输、配送、包装、结算等业务。 自理与委托相结合的占 37%,仍愿意自理的仅占 4%。 ③在其 96%愿意委托第三方专业物流企业的单位中,其中, 75%的企业愿选择专业的现代物流专业公司, 20%的企业愿选择专业的纯仓储企业, 5%的企业愿选择纯运输企业。 分析表明,西安建立大型出版物物流基地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4.客户群分析 西安出版物物流基地服务的客户,种类很多,基本锁定西安市及 20 周边地区零售网点,本地区出版发行公司,国内大型的图书音像出版公司,本地区大型图书发行商,大型书城为主要的目标客户群,涉及到图书音 像出版产业的上,中,下游整条产业链。 下面分别分析一下物流基地各功能区所涉及的客户群: ( 1)西安市及周边地区的图书销售网点 发行区域:城区内和城市周边的图书报刊书店,报刊亭等零售网点。 经营方式:图书零售。 客户规模: 3000家左右。 特点:本图书物流中心服务的最主要的目标群体。 切入点:提供快捷便利的配送服务。 ( 2)西安书刊、音像批发市场,西北、中原地区的图书音像发行公司 业务覆盖区域:西安市周边地区,陕西省内,西北五省,中原地区。 经营方式:中小型的图书发行公司,覆盖某一区域的图书零售市场,有固定的进 货渠道和客户群体,对图书发行有着丰富的经验。 客户规模: 250家(仅西安市) 劣势:规模较小,经营品种单一,客户群单一。 切入点: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项目。 比如,代储代发,信息发布,商务平台等差异化的服务,满足其不同的终端客户群体的要求。 ( 3)陕西省市各大图书音像出版单位和期刊社 21 业务覆盖区域:面向全国发行。 经营方式:集采,编,印,出版,发行为一体的图书出版单位。 出版社地点:集中在西安市内。 劣势:本地区没有大型的专业化的图书物流中心,发行上手段落后。 切入点:为本省出版单位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为其提供 全面的物流解决方案,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将精力集中到其核心领域。 ( 4)陕西省内及西北、中原等各省区大型的图书音像零售商 业务覆盖区域:西安市及省内主要城市的连锁分店。 经营方式:属于图书产业的终端零售商,一般经营大型的图书书城,可能会有几处分店,图书配送的模式是将出版社发行的出版物通过自营物流,运输配送到各个分店。 缺点:不能根据各个门市的需要进行配送,期间需要进行相互调货,浪费了资源。 目前的自有物流体系限制了其发展规模,也不能很好控制物流成本。 切入点:提供定制化的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 比如,提供信息处理平 台,实时了解门市的销售信息,提供第三方仓库的仓储功能,及时通过配送服务进行补货或退货。 为其提高门市的效率,节省运营成本。 ( 5)全国各大图书音像出版单位和期刊社 业务覆盖区域:发行量巨大,影响范围广,面向全国发行。 经营方式:集采,编,印,出版,发行为一体的图书出版单位。 22 出版社地点: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大城市中。 劣势:由于覆盖面广,对于新兴市场的反应速度慢,销售渠道难以在短时间建立起来。 切入点:国家政策倾斜西部,资金投入巨大,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迅猛, GDP增速全国第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市 场的需求空间巨大,而作为覆盖西北五省的西安图书物流中心,为大型图书音像出版社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物流通道,为其快速占领西北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 6)陕西省市新华书店 业务覆盖区域:面向西安市及陕西省内的市,地,县的新华书店网点。 经营方式:图书和音像制品的批发,零售。 物流系统以自营的物流配货系统。 切入点:这要看新华书店未来的发展战略。 如果以专营的出。西安国际港务区出版物物流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