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博客小结内容摘要:

崔玉涛博客小结 . 看了一 2 岁小朋友,父母怀疑“牛肉过敏” 引起的皮疹,因昨天第一次吃牛肉。 第一眼看到孩子时,未见头颈部、手脚有疹子。 撩起衣服发现躯干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针尖大小的皮疹典型的痱子。 原来家长昨天带孩子出去玩,怕凉,多穿了一件衣服。 孩子出汗后,为防着凉,未脱衣服,引起热疹。 (. 今早上班路上,看到开私车送孩子中好几个孩子都坐在副驾驶位子,没系安全带。 更有甚者,一位妈妈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位子,没有系安全带。 昨晚被叫到医院是因一车祸儿童。 放学路上,坐在副驾驶位子,没系安全带。 与它车碰撞中,由前座翻到后座,造成骨折及下唇贯通伤。 安全第一。 3. 使用浸满油脂(比如:橄榄油、鱼肝油等)的棉签涂抹鼻粘膜,可以将鼻粘膜与空气适当隔离。 若鼻粘膜已经受损,可给鼻粘膜修复的机会;若过敏性鼻炎,也可避免鼻粘膜的刺激;若分泌物过多,也可减少分泌物的分泌;若鼻粘膜正常,可避免干燥空气对粘膜的损伤。 保护鼻粘膜非常重要。 4. 鼻塞时,要区别是分泌物阻塞,还是鼻粘膜水肿。 若分泌物阻塞,对于黏稠分泌物,可使用浸满油脂的棉签涂抹鼻粘膜,清理分泌物,同时刺激打喷嚏,排出分泌物。 若非常干分泌物,可先滴少许海盐水,待分泌物软化后,用上述方法清理。 若鼻粘膜水肿,可用喷鼻药物,缓解水肿,利于呼吸通畅。 5. 现在很多家长每天给孩子清理鼻内分泌物,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方式。 若鼻内有些分泌物,孩子会通过打喷嚏排出,不可能因此导致窒息。 若感冒期间,出现鼻塞,是因鼻粘膜水肿所致,清理鼻内分泌物效果也不明显。 反复清理鼻内分泌物,可造成鼻粘膜受损,更容易出现鼻粘膜水肿,甚至鼻出血。 6. 真正的秋天到了,天气逐渐变凉了,很多家长开始给孩子添加衣服了。 如何添加衣服,应该以大人的感受作为依据。 要注意的是孩子运动量比成人大,身体代谢比成人快,所以增添的衣服要比成人偏少,而不是偏多。 一定要避免活动后大汗。 秋天相对风大,出汗后招风非常容易感冒。 7. 孩子会独立坐(生后 6月)之前,颈椎平直,如果枕枕头反而会造成气道弯曲,引起呼吸相对不畅。 如果会坐后,孩子睡觉不枕枕头,且睡眠时没有呼吸不畅的现象,可不用强迫孩子枕枕头;如果出现呼吸“呼噜” 声,应该诱导孩子枕枕头。 注意枕头不要太厚。 俯卧睡眠时,不考虑枕头问题。 8. 婴幼儿枕枕头问题,很多家长不知如何对待。 枕枕头是为了仰卧睡眠时对抗颈曲引起的气道相对不平直状况。 当婴儿开始独立坐(生后 6月)后,颈椎开始前曲,以保持人体平衡。 随着长大,颈曲相对固定。 若仰卧睡眠不枕枕头,会出现上气道弯曲,引起呼吸不畅。 俯卧睡眠不用考虑此问题。 9. 你开始给宝宝锻炼呼吸道了吗。 现已立秋,但是天气仍然暖和,这正是开始锻炼孩子呼吸道的大好时机。 每天定点带孩子外出慢跑至少 15 分钟,这样坚持下来,孩子的呼吸道就会适应逐渐变冷的天气。 呼吸道能够很好适应天气变化,到冬天,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就会减少。 记住每天“定点” 出外活动。 10. 给新生儿拍嗝,对绝大多数新手父母是件难题。 如果家长对抱孩子还没有经验,给大家一个小推荐。 大人躺在躺椅上,身体与地面大约呈 45 度角。 孩子吃奶后趴在大人身上,头部高出肩部,以免窒息。 大人可以轻拍或抚摸婴儿背部,即使不去抚摸,几分钟内孩子就会打嗝。 这种方法应该简便、安全。 11. 坠床虽然是我们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但是如果遇到,家长千万不要惊慌。 当孩子坠床后,不要立即将他抱起,应该静观 10 秒钟,了解一下孩子的状况,包括神智是否清醒(是否哭闹);是否有肢体运动障碍;受伤部位是否在出血等。 将孩子抱起时要慢慢,避免再次损伤。 然后观察有无异常状况。 12. 假期带孩子外出旅行,选择乘飞机出行是部分家长的选择,唯一担心的就是如何预防孩子双耳受飞行中气压变化的影响。 只要在飞机升降过程中,让孩子吸吮安抚奶嘴、与孩子说话、逗孩子乐等都可缓解气压变化对其双耳的影响。 但最好不要给孩子喝奶或喝水,避免因颠簸出现的呛咳。 13. 洗澡、游泳易造成耳道进水,常与家长处理不当有关。 耳道末端是密闭的盲端,婴幼儿耳道又较窄,外界的水很难进入耳道深处。 洗澡或游泳后,会有一些水在外耳廓或耳道外端,如果在婴儿外耳廓接近耳道开口处放置小棉球,水很快被吸出。 若用棉签清理耳道,有可能将水分送入耳道内。 14. 空气净化器会使室内空气质量提高,但是生活在现今环境中,必须适应才对。 若不是恶劣天气,家中还是要定时通风,还是要带孩子定时外出。 只有适应了环境,呼吸道抗病能力才会增强。 否则,遇到天气变化就有可能出现呼吸道感染。 每天“定时”带孩子外出,可提高其呼吸道适应环境的能力。 15. 3 岁后男童的包皮与龟头逐渐分离。 分离过程持续时间较长,有些会出现包皮下感染。 这是因为细菌通过分离的包皮进入包皮与龟头间隙内所致。 即使出现感染也不是多严重问题。 局部消炎或清洗即可控制和治疗感染。 局部感染对今后男性功能没有任何影响。 诸位家长平时不要太紧张,自然一些吧。 16. 对新生儿实施包皮环切手术不是出于医学原因,是出于宗教、种族、家长选择等社会原因。 几十年前,有些医生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没有阴茎癌患者可能与新生儿切除包皮有关。 于是,美国曾经将新生儿包皮环切作为常规项目之一。 几十年后,没有获得预期猜测结果,所以现在已不作为常规项目了。 17. 刚经历心疼的一幕。 3 个半月男婴,因一天没排尿,严重哭闹就诊。 检查发现小阴茎头极度红肿。 局部消毒和表面麻醉后,轻轻分开包皮口,就有黄色脓液涌出。 紧接着排尿两次,每次尿量很多。 因大人每天给孩子分离包皮,造成感染,局部红肿。 听到撕心的哭声,再次呼吁不要在家给男婴分离包皮。 18. 对于“支气管异物”大家认为陌生吗。 小块状食物或其它物品被吸入气管出现的急症,常发生于 1以内婴幼儿。 这阶段婴儿咀嚼能力不强,又特别喜欢将任何物品放入口内、喜欢啃咬硬物。 当孩子情绪激动(哭、笑、跑跳)时,因为大吸气有可能将小块状食物或物品吸入气管内,造成支气管异物。 19. 3 个月6 岁的女童中约 1/3 会存在阴唇粘连。 绝大多数粘连范围小,不会引起家长和医生的注意。 粘连通常由炎症或刺激引起。 过度清洁女婴外阴,可造成局部刺激过度,出现炎症。 随着生长,大多数阴唇粘连可自行消除。 只有出现排尿费力或尿路感染时,才需使用含雌激素的药膏治疗。 20. 如何护理男婴的外阴。 不需要特别护理,正常清洗即可。 的确,有时婴幼儿包皮下会积存一些正常废物包皮垢,家长不必担心。 若将婴儿包皮上翻后清理积存的废物,可刺激包皮,引起局部肿胀;还会导致不良习性。 待婴儿长大(最早也要 2),包皮会自然上翻。 那时清洗局部也就容易了。 21. 孩子鼻腔内有分泌物,一般情况下不需及时清除,他们具有清除鼻内分泌物的能力。 如真是“ 必须” 清除,可使用浸满橄榄油的棉签,进入鼻腔内涂抹,即可刺激孩子出现喷嚏反射将分泌物排出,还可在粘膜上涂上一层保护膜。 特别是在干燥季节,鼻腔内经常附着油性保护膜可有效避免鼻出血。 22. 爱流鼻血的孩子不占少数,虽常说与空气干燥、喝水不够等有关,实际上与过度护理孩子鼻腔有关。 遇孩子鼻内出现分泌物时,“及时、彻底” 清除,或每天定时用吸鼻器“清理 ”鼻腔,都会对鼻粘膜造成损伤性刺激。 鼻粘膜下血管极为丰富。 若鼻粘膜受损,极易在任何刺激下出现粘膜破裂,而出血。 23. 朋友的宝贝儿子小腿被烫伤,起个泡。 妈妈将水泡内液体抽出,并将包裹水泡的表皮剪掉,露出伤口。 表面看,这样比较容易清理、护理伤口,实际上是严重的错误。 烫伤后出现的水泡是无菌渗出液,且表皮完整,可防止外界细菌进入。 抽出水泡,去除表皮,暴露伤口,明显增加感染的机会。 24. 人为将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病理性黄疸需要照光、静脉输注白蛋白、甚至换血治疗。 照光是医院内最常使用的医学退黄方法,属物理治疗,相当安全。 对母乳喂养儿来说,母乳中可能含有一种酶,使有些婴儿黄疸存在时间较长,甚至达 2月。 只要黄疸程度不重,可继续母乳喂养。 25. 很多家长咨询关于枕枕头的问题。 人类为何睡觉要枕枕头。 人体平卧时由于颈部前屈的生理原因,不枕枕头会出现呼吸道压迫,感到呼吸不畅;还有颈椎会受到异常牵拉,造成颈部不适。 颈部前屈的生理形成时间应该发生于婴儿会坐以后。 所以,婴儿会坐前是没有必要枕枕头的。 26. 现在没有很好的办法能很快控制蚊虫叮咬。 除了尽可能预防叮咬外,就是尽可能缓解叮咬后痒、肿、预防继发感染。 蚊虫叮咬后,刺激皮下组织中的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