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外交工作的突破与发展课件4内容摘要:
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23年没有交往了。 由美国对中国 敌视政策 到中美关系 开始正常化 1972年 2月 22日 ,钓鱼台国宾馆,尼克松亲自为周总理脱大衣。 尼克松为这场“破冰之旅”作足了准备。 他练习用筷子,在中国的欢迎晚宴上让周恩来大为赞叹。 1978年 12月,中美两国签署 《 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 《 中美联合公报 》 共识: 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 中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 唯一合法政府 ;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台湾问题 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吗。 中美建交 时间 事件 1970年 中美有直接会谈的共同愿望 1971年 ( 1) 1972年 ( 2) 1978年12月 ( 3) 1979年1月 1日 ( 4) 兵乓外交(毛泽东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中美双方发表 《 建交公报 》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尼克松访华,签署 《 中美联合公报 》 关系实现正常化 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 问题探究 】 中美从对抗到和解给我们什么 启示。 ( 1)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外交工作的突破与发展课件4
相关推荐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你能看出,中美关系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吗。 台湾问题 1978年 12月,中美两国签署 《 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双边关系,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人民日报》社论在评论有一次重大会议时指出 :“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 ,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 ,这是一个新的历叱发展阶段的开端。 ”这次会议是 ( ) 5 答案 解析 解析关闭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叱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 ,中国历叱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答案解析关闭 C 1 2
20世纪 70年代取得的主要外交成就及原因 (1)外交成就 : ① 1953年底 ,我国政府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丌侵犯、互丌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兯处五项原则。 ② 1955年 ,我国政府派周恩来总理率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促进了会议取得囿满成功。 ③ 1971年 10月 ,第 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兯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发表 《 建交公报 》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 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 中美关系改善的意义 有利于缓和世界局势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打开了中国的外交困境,引发了建交高潮 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和祖国统一 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对中国: 对美国: 改变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战略态势 对世界: 思考: 中美从对抗到和解给我们什么启示。 (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台湾问题 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吗。 西方新闻界为什么把尼克松访华称为是“ 改变世界的一周 ”。 尼克松访华 () 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 开始 走向正帯化。 使国际局势进一步缓和。 《 建交公报 》 中美正式建交
(1955)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 总理与尼赫鲁总理 会谈 周恩来 总理与缅甸总理吴努 会谈 12月,我国政府同印度代表谈判中,首次提出。 原则内容 :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954年 4月周恩来率代表团步入日内瓦国际会议会场 19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