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走向国际舞台课件1内容摘要:
(1955)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 总理与尼赫鲁总理 会谈 周恩来 总理与缅甸总理吴努 会谈 12月,我国政府同印度代表谈判中,首次提出。 原则内容 :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954年 4月周恩来率代表团步入日内瓦国际会议会场 1955年 4月周恩来走下飞机毅然出现在印尼万隆机场 三、周恩来与万隆会议 1955年 4月 , 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 我国政府派周恩来总理率代表团出席会。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走向国际舞台课件1
相关推荐
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台湾问题 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吗。 西方新闻界为什么把尼克松访华称为是“ 改变世界的一周 ”。 尼克松访华 () 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 开始 走向正帯化。 使国际局势进一步缓和。 《 建交公报 》 中美正式建交
发表 《 建交公报 》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 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 中美关系改善的意义 有利于缓和世界局势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打开了中国的外交困境,引发了建交高潮 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和祖国统一 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对中国: 对美国: 改变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战略态势 对世界: 思考: 中美从对抗到和解给我们什么启示。 (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23年没有交往了。 由美国对中国 敌视政策 到中美关系 开始正常化 1972年 2月 22日 ,钓鱼台国宾馆,尼克松亲自为周总理脱大衣。 尼克松为这场“破冰之旅”作足了准备。 他练习用筷子,在中国的欢迎晚宴上让周恩来大为赞叹。 1978年 12月,中美两国签署 《 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 《 中美联合公报 》 共识: 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争 , 中国人民积极支援前线。 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 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 志愿军战士为“最可爱的人”。 黄继光 (1931— 1952年 ) 四川中江人。 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 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 队前进而英勇牺牲。 邱少云在潜伏时, 为了保证战斗胜 利和部队的安全, 严守纪律,在烈火中 纹丝不动
现葬于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用生命保卫了小高岭阵地,为夺取第二次战役胜利立了卓越功勋。 获得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 毛岸英( 1922-1950年) 杨根思 (1922— 1950年 ) 1953年 7月 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至此,历时 2年零 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正如他自己所说的
; ( 2)实现“耕者有其田”, 农民 成为土地的主人, 在政治、经济上翻身。 ( 3)解放 农村 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恢复、发展。 ( 4)为新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奠定基础(巩固 新中国)。 土地改革 三、事件: 1.时间 : 2.标志 : 4.意义 : 3.结果 : 3亿多无地少地的 农民分到土地 ,获得经济利益的农民占农业人口的 60%— 70%。 1950年 6月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