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对外开放课件1内容摘要:

结果:到 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 沿江开放 龙头: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进入 90年代 , 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开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 实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转移的第一大决策 , 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0年 4月 18日 , 李鹏同志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 、 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 目的 以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有利条件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上海原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较好 地理优势 交通优势 人才和产业优势 浦东创下了许多 “ 全国第一 ” : “中华第一楼 ” 金茂大厦 “中国第一塔 ” 东方明珠电视塔 中国第一条 磁悬浮铁路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 垃圾发电厂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 ──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一一个以 “ 金融贸易 ” 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 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 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 “ 110”电话报警系统 第一台 “ 999”市民救助电话 …… 闽东南地区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 浦东 第五步:开放内地 —— 开放内地和边境城市。 第一步:拉开序幕 —— 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 第二步:开放经济特区 ——1980年正式确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 第三步:开放沿海城市 ——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 14个沿海城市。 第四步:开放沿海地区 ——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环勃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区。 1988年海南省成为经济特区, 1991年上海浦东也成为对外开放区。 深圳 汕头 厦门 珠海 海南 秦皇岛 天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