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课件1内容摘要:
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是世界上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 ①国内:②国际: 前提条件 ——国力的增强 ,国际地位的提高 关键因素 ——“ 一国两制 ” 的伟大构想 法律依据 ——《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 政区基本法》 群众基础 ——渴望回归 探究二: 中国为什么能够收回香港、澳门 ?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 愁 余光中 三国: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元朝:台湾称琉球,归澎湖巡检司管辖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康熙帝统一台湾,后设台湾府 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行省 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945年:国民政府代表中国收回台湾 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 历史铭刻 血脉相连 昨天的大陆与台湾 (本是同根生 ) 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70年代末,随着祖国大陆开始改革开放,海峡两岸的关系有了新的发展,请同们阅读课文后简要概括 1979年实现真正停火 1980年后,两岸 “ 三通 ” 的逐步实现 1992年“九二共识” “汪辜会谈”为两岸的交流建立了正常化的联系渠道 1995年江泽民对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 ‚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课件1
相关推荐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近代史时期 1949年 10月 1日下午 2时,天安门城楼上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共同纲领(临时宪法的作用) 政府领导人宣告就职 政协会议上的毛泽东 二、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时间: 1949年 10月 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应邀参加开国大典的各国来宾在观礼台上 在开国大典上,人民解放军 列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族。 我国越是向前发展,越要高度重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愚昧无知为耻 ( 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劳动光荣,文化长久。 劳动既是公民生存的手段,也是公民对社会、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填写实验探究: ,下面吊一个重物时 _____把它们拉开。 _________(“容易”或“不容易” )被压缩。 斥力 做同步训练 引导学生小结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 一、分子间有空隙吗 二、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三、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吗 (三 )教学参考资料 分子动理论的建立:原子理论的萌芽产生于 2020 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但因中世纪的生产和科学发展缓慢,物质结构的学说也长期停止发展。
名称 发起时间 共计歼敌人数 历史意义 辽沈战役 1948年 9- 11月 歼灭和改编敌人150多万人 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淮海战役 1948年 11月至 1949年 1月 平津战役 1948年 11月至 1949年 1月 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 4月向解放军下达的命令: ”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
府宣布停止一切科举考试。 中国历史上延续 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结束 3.科举制废除的意义 科举制度的废除 , 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 , 有力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发展步伐 ,促进了一个具有新思想 、 新观念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 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 “ 学而优则仕 ” 了。 三、 《 申报 》 的创办 1.报纸的起源 各色报纸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诞生在 17世纪初。 直到近代外国人来华办报 ,
么战役。 最大的一次战役是什么战役。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大海战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四:城下之盟 日本下关春帆楼 《 马关条约 》 : 时间 地点 签订人 1895 日本马关 中国:李鸿章 日本:伊藤博文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影响 割地 赔款 开商埠 其他 香港岛 二亿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