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课件1内容摘要:

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是世界上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 ①国内:②国际: 前提条件 ——国力的增强 ,国际地位的提高 关键因素 ——“ 一国两制 ” 的伟大构想 法律依据 ——《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 政区基本法》 群众基础 ——渴望回归 探究二: 中国为什么能够收回香港、澳门 ?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 愁 余光中 三国: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元朝:台湾称琉球,归澎湖巡检司管辖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康熙帝统一台湾,后设台湾府 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行省 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945年:国民政府代表中国收回台湾 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 历史铭刻 血脉相连 昨天的大陆与台湾 (本是同根生 ) 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70年代末,随着祖国大陆开始改革开放,海峡两岸的关系有了新的发展,请同们阅读课文后简要概括 1979年实现真正停火 1980年后,两岸 “ 三通 ” 的逐步实现 1992年“九二共识” “汪辜会谈”为两岸的交流建立了正常化的联系渠道 1995年江泽民对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 ‚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