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护理品管圈模板内容摘要:
脾胃护理品管圈模板 品管圈品管圈简称 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 该活动可把科学管理和人性管理结合在一起,经营管理目标很容易达成。 品管圈活动的特点是被授予一定权利的一个小组,每人都有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其优点是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以便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人都可以参加 愿参加为前提,自我管理,不受行政命令的制约解决科室管理实际问题为目的加 所欲言施 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增强科室凝聚力护胃圈脾胃病科品管圈圈名 : 护胃圈寓意:绿色的圈:代表我们是一支为了科室发展而团结一致、永不停歇、生机勃勃的护理团队。 红色的心:代表我们用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恒心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黄色的胃:代表我们科的优势病种。 绿色的手:代表我们拥有精湛技术的双手,托起病人的生命与希望。 圈组成员:。 于 香 圈长 活动策划王冬梅 辅导员 活动实施孙丽娜 圈员 活动实施宗立萍 圈员 活动实施王绍晶 圈员 活动实施胡晓蔚 圈员 活动实施李文霞 圈员 活动实施刘 颖 圈员 活动实施主题选定围绕科室上半年护理部和护士长的质量检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结合科室工作特点,小组成员共提出 5个需要解决的质量问题加强 患者的健康 教育1加强抢救车内物品的规范化管理2降低 压疮 发生率3增加巡视病房次数,降低响铃率5减少输液外渗,提高护理质量4本圈圈员使用脑力激荡法,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想象力,采用 5,3,1打分标准选定主题。 为病人提供全程、持续不间断的护理服务,保障其身命安全。 脾胃病区护理品管圈主题一览表评价说明备注:(评价计分方式:优 5分、良 3分、差 1分,护理人员 8人参与选题过程)评估项目主题上级重视程度可行性迫切性圈员能力名次综合评定选定降低液体外渗发生率 40 40 40 28 1 148 加强抢救车内物品的规范化管理40 28 30 28 2 126降低压疮发生率 30 28 28 30 3 116分数上级领导重视程度可行性 迫切性 圈员能力1 没听说过 不可行 半年后再说需多部门配合3 偶尔告知 较可行 下次解决 需一个部门配合5 常常提醒 可行 尽快解决 自行能解决最终主题确定减少输液外渗,提高护理质量选题理由对患者而言 对院方而言 对同仁而言为病人提供全程 、持续不间断的护理服务 , 保障其身 命 安 全。 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针对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学会实用品管工具来解决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大家感受到共同协作的快乐及他人建立友谊的快乐。 现状把握原因分析 对策方案 提案人 责任人 协助者穿刺部位不当 根据患者血管情况正确选择输液部位李文霞 李文霞 王绍晶应用刺激性药物 使用高危药品病人首选中心静脉置管于香 宗立萍 孙丽娜选择输液器材不当 加强规范化输液工具的培训宗立萍 刘 颖 胡晓蔚未能掌握解剖位置 列入科室讲课内容中并掌握刘 颖 孙丽娜 刘 颖穿刺技术有待提高 对有待技术提高的护士实行百针计划胡晓蔚 王绍晶 李文霞穿刺部位固定方法不当正确使用输液敷贴,防止脱落 孙丽娜胡晓蔚 宗立萍影响因子特性要因分析为何会发生液体外渗。 穿刺工具输液工具不合理药物高渗性药物高浓度药刺激性强药人患者血管条件差硬化脆性大留置针逾期拒拔穿刺肢体活动不当依从性差 宣教 不到位粗心工作量大观察、巡视不够培训不够 经验不 足穿刺技术差护士表示 香钢针治疗方案的评估 穿刺部位的评估 执行穿刺者 输液工具的应用输液目的输液疗程输液速度药液性质 透压皮肤状况穿刺部位的选择静脉能见度静脉弹性静脉瓣静脉直径、长短穿刺难易毒普通医护人员新入科两年护士护士止血带的应用持针方法穿刺角度绷皮穿刺送套管的方法无菌术病人情况的评估 穿刺工具的选择 穿刺部位的准备 护理、维持及管理病程年龄、性别病人活动状况病人配合程度皮肤状况穿刺部位教育合理选择工具类型穿刺导管材料的选择穿刺导管型号的 选择风险管理无菌意识正确消毒方法消毒剂的特性局部麻醉的应用敷料的应用正确的固定方法冲管、封管技术留置时间记录与数据收集感染控制监测评估影响因子特性要因分析脾胃病科品管圈活动计划表周 E 201 2013 月 活动项目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担 当 品管工具 地 点 主 题 选 定 全体圈员 头脑风暴法 脾胃病区 活动计划拟订 全体圈员 小组讨 论、甘特图 脾胃病区 课题明确化 王冬梅 于香 流程图、查检表、柏拉图、鱼骨图 脾胃病区 目 标 设 定 于香 小组讨论、柱状图 脾胃病区 方 策 拟 定 全体圈员 头脑风暴法 脾胃病区 最适策追究 于香 小组讨论 脾胃病区 对策实施与检讨 全体圈员 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 脾胃病区 效 果 确 认 王冬梅 柏拉图、雷达图 脾胃病区 标 准 化 全体圈员 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法 脾胃病区 检讨与改进 全体圈员 小组讨论 脾胃病区 虚线 表示预定进度实线 表示实际进度圈长 (编表 ) :于香 辅导员:王冬梅降低液体外渗发生率评估患者血管评估药物性质责收集数据的圈员 李文霞、宗立萍、胡晓蔚、孙丽娜、王绍晶、刘 颖集数据时间 集数据地点 脾胃病区集对象 病区静脉输液患者集数据的目的 液体外渗发生率现况把握集数据的方法每班登记液体外渗发生率登记表集期间输液人数 期间共有输液人数 892人次项目 发生数 发生率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穿刺部位不当 13 用刺激性药物 13 刺部位固定方法不当 10 能掌握解剖位置 4 刺技术有待提高 4 择输液器材不当 3 100%合计 47 100% 100%目标设定 177目标值:由原来的 47例下降到 25例。 下降幅度: 二)设定理由1. 改善前现况把握之液体外渗发生例数共 47例。 2. 依改善前现况把握柏拉图分析前 3项占了 本期活动改善重点。 3. 圈员能力是基于品管圈每一个成员就管理目标对自己能力进行 1次品管圈成员能力评分为 28分,以 40分为 100%,计算圈员能力为 70%。 4. 改善幅度:累计百分比 圈员能力 70%=. 目标值:现况值 (现况值 × 改善幅度)4725024681012141618改善前 目标值改善前目标值47 善前柏拉图分析:根据查检数据表明,穿刺部位不当、 应用刺激性药物 及 穿刺部位固定方法不当 占 依柏拉图八二定律,将此三大情况列为本次主题改善重点024681012140 . 0 0 %2 0 . 0 0 %4 0 . 0 0 %6 0 . 0 0 %8 0 . 0 0 %1 0 0 . 0 0 %1 2 0 . 0 0 %发生数累计百分比发生数 13 13 10 4 4 3累计百分比 2 7 . 6 6 % 5 5 . 3 2 % 7 6 . 6 0 % 8 5 . 1 1 % 9 3 . 6 2 % 1 0 0 . 0 0穿刺部位不当应用刺激性药物穿刺部位固定方法不当未能掌握解剖位置穿刺技术有待提高选择输液器材不当效果确认( -)有形成果改善后数据收集项目 发生数 发生率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穿刺部位不当 4 用刺激性药物 4 刺部位固定方法不当 3 100%合计 11 100% 100%查检数据汇总表改善后柏拉图00 . 511 . 522 . 533 . 544 . 50 . 0 0 %2 0 . 0 0 %4 0 . 0 0 %6 0 . 0 0 %8 0 . 0 0 %1 0 0 . 0 0 %1 2 0 . 0 0 %发生数累计百分比发生数 4 4 3累计百分比 3 6 . 3 6 % 7 2 . 7 2 % 1 0 0 . 0 0 %穿刺部位不当 应用刺激性药物穿刺部位固定方法不当(一)有形成果效果确认00 . 511 . 522 . 533 . 544 . 50 . 0 0 %2 0 . 0 0 %4 0 . 0 0 %6 0 . 0 0 %8 0 . 0 0 %1 0 0 . 0 0 %1 2 0 . 0 0 %发生数累计百分比发生数 4 4 3累计百分比 3 6 . 3 6 % 7 2 . 7 2 % 1 0 0 . 0 0 %穿刺部位不当 应用刺激性药物穿刺部位固定方法不当024681012140 . 0 0 %2 0 . 0 0 %4 0 . 0 0 %6 0 . 0 0 %8 0 . 0 0 %1 0 0 . 0 0 %1 2 0 . 0 0 %发生数累计百分比发生数 13 13 10 4 4 3累计百分比 2 7 . 6 6 % 5 5 . 3 2 % 7 6 . 6 0 % 8 5 . 1 1 % 9 3 . 6 2 % 1 0 0 . 0 0穿刺部位不当应用刺激性药物穿刺部位固定方法不当未能掌握解剖位置穿刺技术有待提高选择输液器材不当改善前柏拉图 改善后柏拉图024681012141618改善前 目标值 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后效果确认 (一)有形成果达标率公式 : 达标率 % = 改善后 改善前 x 100%= 11 47 x 100%=标值 改善前 25 47进步率 % = 改善后 改善前 x 100% = 11 47 x 100%=善前 4747进步率 5 11效果确认 (二) 无形成果 (雷达图)00204060团队精神参与度沟通协调活动信心增加思考能力Q。脾胃护理品管圈模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