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ppt课件内容摘要:
9月 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 《 辛丑条约 》。 这就是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一批不平等条约 1901年 9月 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 《 辛丑条约 》。 《 辛丑条约 》文本局部 内容 危害 经济 赔款白银 政治 严禁人民反帝 军事 拆毁炮台;驻扎要地 外交 划定使馆界 加剧人民的贫困和经济的凋敝 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的帮凶 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控制,失去军事自主权 清政府处于列强监控下 影响: 《 辛丑条约 》 的签订,标志着中国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完全成为 帝国主义 统治中国的工具。 条约签定后 ,列强承认慈禧太后执政合法,同意“两宫仍旧临朝”。 慈禧挟光绪皇帝于 1902年 1月 3日回到北京。 原因: 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① 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廊坊大捷 ② 天津的失陷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过程: 结果: 镇压 义和团 反 帝 爱国运动 《 辛丑条约 》 时间: 内容: 影响: 1901年 赔; 禁 ;拆;划 标志着中国 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 完全 成为 帝国主义 统治中国的工具。 时间: 1900年 ——1901年 • 李大钊在 《 圆明园故址 》 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中日甲午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A②③。人教版八上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ppt课件
相关推荐
,其验电器张角会_____ 变小 变小 例题 1 • 关于三种起电 (摩擦 .传导 .感应 ),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 • ,都是电子的转移 • • • ,传导起电和感应起电产生在两导体之间 ( B ) 练习 1 • 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导体 MN,在绝缘材料支着 ,其下面有验电箔片 ,若使带负电的小球靠近 M端 ,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 A 只有 M端验电箔片张开 • B 只有
、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 zx``x````k 锄头 二、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 小 结 •压强的概念及压强的计算公式; •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压强是表示 的物理量,同学们正在考 试的试卷平铺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 ,它的 意义是。 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压力大,则压强一定大。 B、受力面积大,则压强一定小。 C
标准大气压为: P0= 105Pa 水银气压计 (Barometer) 二、大气压的测量 二、大气压的测量 金属盒气压计 金属盒气。
说教学过程 ( 1)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补充相关知识。 ( 2)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字、词、句的含义。 ( 3)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基础知识,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做到及时反馈。 ( 4) 教师采用问题引导法,学生讨论,主要利用多媒体出示这几个问题: 问题设计 1、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自主讨论交流 ⑴ 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 明确:文章采用先叙后议方式结构全文(传文 +赞语) ⑵
应该采取哪一种。 并说明理由。 想一想: 结合地图指出清朝疆域的四至并思考今天我国的疆域有哪些变化。 其中鸦片战争前后被沙俄割占的领土有哪些( 时间 、 条约 、 区域 与 面积 )。 1858年 中俄 《 瑷珲条约 》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 南、黑龙江以北 60多 万平方公里 平方千米领土 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 , 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 割了 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 相当于
大规模战役 彭德怀 李宗仁 怎样尽快打败日本侵略者获得最后的胜利。 抗战时代表中国的是哪个政府。 抗战胜利后它能统治好中国吗。 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向何方。 中共 七大 时间: 地点: 中心任务: 重大决定: 意义: 1945年 4月 延安 为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如何夺取抗战的胜利以及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一条什么道路的问题。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