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培训课件-终稿20125-17内容摘要:
慢病培训课件-终稿20125-17 明培训主要目的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基本知识了解当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面临的主要形势及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的主要工作任务了解县级疾控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在慢病防治及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职责与任务培训对象县级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专业人员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慢性病及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管人员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培训时间120分钟3培训主要内容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概念、流行现状2、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防控策略3、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工作任务4、县级疾控机构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的主要职责与任务5、基层医疗机构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的主要职责与任务4第一部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概念影响因素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糖尿病为代表的一组疾病,是相对于传染病和急性疾病而提出的一组疾病总称。 一般由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造成,并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改善而得到控制。 伤害 虽然不属于慢病,但同慢病相似,其发生一般与生活行为相关,防治措施也与慢病防治存在诸多共同之处,可以作为广义上的慢病范畴来认识。 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定义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明确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或病因尚未完全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本定义中的慢性病主要指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 病的特点发病隐匼,潜伏期长慢病是致病因子长期作用,器官损伤逐步积累而成,多发于老人,但真正致病始于早期。 多因素致病,一果多因,生活方式是主要病因一体多病,一因多果,相互关联,共同依存,“骨牌效应”一种致病因素可以与多种疾病相关;一种疾病往往会造成另一种疾病的发生病程长,健康损害和社会负担严重患病人数增长幅度加快,性病的决定因素生活方式遗传慢病的发生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决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决定基因表达“基因给枪上膛,是生活方式扣动了扳机 ”性病心血管疾病 1 糖尿病 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2吸烟 酒精 营养 静坐 肥胖 高血压 高血糖 血脂异常 风和高血压 慢病危险因素水平持续上升结局 心血管疾病 卒中 周围血管病变 癌症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中间危险因素血压血脂血糖肥胖 / 超重行为危险因素 吸烟 饮酒 不平衡膳食 体力活动不足不可改变因素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社会 经济文化 959 1979 1991 2002资料来源:200 %)的变化 19501970年代我国高血压患者每年增加 100万 19801990年代每年增加 300多万 199100万估计我国目前有超过 979年 2002年 中国 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由 1979年的 增加到 2002年的 估计我国现有 2000万糖尿病患者,另有 2000万糖耐量受损患者(糖尿病后备人群)。 0%20%30%40%50%60%70%80%90%100%1973 1991 1995 2000 2005年代未明原因伤害其他004 3 %1 0 %2%传染病营养不良母婴疾病 慢性非传染病 损伤和中毒 970990004%) 位次 构成 (%) 位次 构成 (%) 位次心脑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传染病 恶性肿瘤 消化系疾病 伤害 围生期疾病 0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泌尿生殖系疾病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 0 0 东2002 中国 *2002超重(24kg/28kg/Li 005,6,6第二部分我 性病的防制策略2008年, 预防和控制非传染病行劢计划。 综合实践经验, 面、综合的行劢可以很快改善健康状况,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成功地限制了慢性病的发展人群策略是预防慢性病的中心策略,但同时应与个体干预策略相结合如果清除主要危险因素,可以避免 80%的心脏病、中风、 2型糖尿病和 40%的恶性肿瘤。 国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政策、环境支持 ;一般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传播 : 改变社会风气基于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基于病人的疾病管理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健康管理支持慢性病管理监测评估192016/11/性病的防制原则和措施三级预防原则慢性病防制必须以公共卫生系统为主导 , 坚持一级预防为主 , 一 、 二 、 三级预防相结合的指导原则 , 进行社区慢病综合干预。 202016/11/措施面向三个人群关注三个环节运用三种手段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 规范化管理早诊早治控制危险因素 种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四种主要生物危险因素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胆固醇升高和超重 /肥胖四种主要行为危险因素烟草使用、不健康饮食、缺少体力活动和过量饮酒22第三部分当 11项内容中与慢病有关的内容) 健康教育工作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 老年人健康管理。 以上均有基层医疗机构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农村适龄妇女“两癌”检查项目( 县级医疗保健机构 )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 市人民医院 )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并开展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 死因监测 肿瘤监测(项目县) 冠心病和脑卒中监测(待开展项目 )开展健康促进与慢性病干预管理。 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提供对慢性病患者规范化诊疗服务。 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对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控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县级疾控机构开展慢性病绩效考核与评价。 卫生行政部门25第四部分当 级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职责: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强相关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 实防控责任。 督、管理慢性病防控的重大专项工作。 效考核和评价工作。 订本单位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 析预测慢性病流行形势、疾病负担、危险因素流行和发展趋势,提出慢性病防控对策。 考核评估防控效果。 层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主要职责1. 承担 35 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工作;承担辖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发现、登记、指导和管理工作。 2. 承担明确诊断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建档、定期干预指导和随访管理。 3. 承担辖区居民慢性病及其所致并发症和残疾的康复工作,提供康复指导、随访、治疗、护理等服务。 4. 开展辖区健康促进工作,开设健康课堂,组织健康日宣传活动。 要职责5.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幵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 6. 承担国家、辖区慢性病监测仸务,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死亡登记和死因调查、恶性肿瘤发病登记、新发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病例报告等。 7. 与上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8.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乡镇卫生院承担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慢性病防控的指导和管理。 院医院包括 城市二级 及 以上医院和县级医院 主要职责1. 承担 35 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工作。 2. 对有关慢性病病例进行登记和报告,包括死亡登记、恶性肿瘤发病登记、新发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病例报告等。 3. 开展慢性病有关的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和知识宣传,包括院内板报和宣传画张贴、宣传日活劢、健康课埻、诊疗过程中的咨询教育等。 4. 承担对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5. 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32第五部分重 因监测目的:建立和完善死因监测系统,掌握居民死亡情况,确定主要死因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为确定慢性病防控优先领域,制订政策和评价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内容和方法完善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建立和完善工作网开展死因监测常规工作培训与督导漏报调查资料的管理与利用342011年 聊城市居民死因顺位0%10%20%30%40%50%60%70%80%90%100%合计 男性 女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和肾病流行性感冒和肺炎自杀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压性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意外伤害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聊城市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因监测 各级任务县级疾控机构负责建立健全死因监测系统,制订、完善、执行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和技术方案。 制订培训计划,分级组织开展死因监测工作的培训和对疾病监测点监测人员的培训。慢病培训课件-终稿20125-17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