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主要穴位及保健作用(附各穴位位置图)内容摘要:

人体主要穴位及保健作用(附各穴位位置图) 人体穴位及保健作用(附穴位图)人体三大去火穴位 常按除秋燥(图)导读:入秋后,天气干燥,人们易上火,易引起肺热、胃热等症状。 专家指出,人体自带三大去火穴位,每天经常按摩,可起到去火除秋燥的作用,以下为大家具体介绍这三个去火穴位及按摩手法。 人体三大去火穴位 常按除秋燥( 图)太冲穴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 米的凹陷处。 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 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按摩手法: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 10 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 3 分钟即可。 人体三大去火穴位 常按除秋燥(图)内庭穴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 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 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按摩手法:内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 100 次即可人体三大去火穴位 常按除秋燥(图)合谷穴合谷穴最好找了,我们平常说的虎口就是。 合 谷 穴 取 穴 : 左 手四 指 并 拢 , 虎 口 撑 开 , 然 后 右 手 握 拳 竖 起 大 拇 指 , 在 拇 指 中 间 有一 条 指 横 纹 , 把 指 横 纹 放 在 左 手 的 虎 口 处 , 这 时 大 拇 指 往 前 弯 曲 ,指 尖 所 指 的 穴 位 就 是 合 谷 穴。 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并且中医讲“ 肺与大肠相表里”。 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按摩手法:由于这个穴位按摩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中脘穴人体穴位,属奇经八脉之任脉。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恶心、治疗烧心、嗳气、治疗慢性肝炎、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等。 取 穴 方 法取 穴 时 , 可 采 用 仰 卧 的 姿 势 , 该 穴 位 于 人 体 的 上 腹 部 , 前 正中 线 上 , 具 体 找 法 如 下 : 胸 骨 下 端 和 肚 脐 连 接 线 中 点 即 为 此 穴。 取 穴 方 法位 于 人 体 上 腹 部 , 前 正 中 线 上 , 当 脐 中 上 4 寸。 解 剖在 腹 白 线 上 , 深 部 为 胃 幽 门 部 ; 有 腹 壁 上 动 、 静 脉 ; 布 有 第七 、 八 肋 间 神 经 前 皮 支 的 内 侧 支。 主 治 疾 病胃 脘 痛 , 腹 胀 , 呕 吐 , 呃 逆 , 翻 胃 , 吞 酸 , 纳 呆 , 食 不 化 ,疳 积 , 膨 胀 , 黄 疸 , 肠 鸣 , 泄 利 , 便 秘 , 便 血 , 胁 下 坚 痛 , 虚 劳吐 血 , 哮 喘 , 头 痛 , 失 眠 , 惊 悸 , 怔 忡 , 脏 躁 , 癫 狂 , 痫 证 , 尸厥 , 惊 风 , 产 后 血 晕。 人 体 穴 位 配 伍配 百 会 穴 、 足 三 里 穴 、 神 门 穴 治 失 眠 、 脏 躁 ; 配 膻 中 穴 、天 突 穴 、 丰 隆 穴 治 哮 喘 ; 配 梁 丘 穴 、 下 巨 虚 穴 治 急 性 胃 肠 炎 ; 配肝 俞 穴 、 太 冲 穴 、 三 阴 交 穴 、 公 孙 穴 治 疗 胃 十 二 指 肠 球 部 溃 疡 ;配 上 脘 穴 、 梁 门 穴 ( 电 针 20 分 钟 ) 治 胆 道 蛔 虫 症 ; 配 阳 池 穴 、胞 门 、 子 宫 穴 ( 针 灸 并 用 ) , 治 腰 痛 、 痛 经 、 月 经 不 调 ( 子 宫 不正 ) ; 配 气 海 穴 、 足 三 里 穴 、 内 关 穴 、 百 会 穴 治 胃 下 垂。 自我按摩法安眠祛痘除口臭,天气干燥,人们易上火。 事实上,人体本身自带三大祛火穴位,每天坚持按摩,就能起到除秋燥的作用。 按脚背防失眠。 太冲穴 在脚背上,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 米的凹陷处。 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 肝火旺表 现为头晕、易怒、口干舌燥、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 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手法: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 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 3 分钟。 揉脚底治口臭。 内庭穴在脚底,在第二趾根部,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 荥穴可以说是上火的克星。 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手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 100 次即可。 常搓虎口能祛痘。 合谷穴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虎口。 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咽喉肿痛、便秘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火。 手法:这个穴位按摩比较方便,无需固定的次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苏云明教授)按揉膻中穴除烦安神护心脏近年来,魏女士不知何故,一到秋天就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且伴有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悸、失眠等症状。 老公常常说她“喜怒无常” 、 “神经病” ,孩子也常常远离甚至躲避她,使她十分痛苦,脾气也越来越坏。 前几日,她因在公共汽车上被人踩了一脚,竟然跟人又吵又骂;回家后又因家庭琐事与 老公发生口角,一怒之下,一巴掌将老公打得鼻子出血,气得老公嚷着要离婚。 她不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啦。 老公更不明白,平时给人温文尔雅感觉的夫人,不知何 故在这个季节里,脾气变得如此乖戾暴躁。 中医认为,魏女士是肝郁气滞、心神躁扰导致的烦躁不安、易激惹或抑郁、记忆力减退,往往还伴有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等症状。 为此,建议她按揉膻中穴,远离烦躁。 穴位位置膻中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 4 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具体功效膻中穴不仅是心包经经气聚集之处,还是任脉与足太阴经、足少阴经、手太阳经、手少阳经的交会穴,能理气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刺激该穴可通过调节神经功能,松弛平滑肌,扩张冠状血管及调节消化系统功能。 主治疾病胸腹疼痛、心悸、烦闷、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咳喘病等。 保健作用当有心脏不适时,且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头晕目眩等症状,按按膻中穴可提高心脏工作能力,使症状缓解;工作、生活压力大,难免烦躁生闷气,按按膻中穴可使气机顺畅、烦恼减轻;女性朋友常按膻中穴,不仅能防治乳腺炎,还可丰胸美容。 古 籍 记 载 历 代 针 灸 医 家 对 本 穴 的 主 治 病 症 论 述 颇 多 , 但 大 都 集 中 在 气病 范 畴。 如 治 肺 气 咳 嗽 , 上 喘 唾 脓 , 不 得 下 食 , 胸 中 如 窒 ; 疗 膈气 呕 吐 涎 沫 , 妇 人 乳 汁 少 ( 铜 人 腧 穴 针 灸 图 经 )。 上 气 短 气 ,咳 逆 , 噎 气 , 喉 鸣 喘 嗽 , 心 胸 痛 , 风 痛 , 肺 痈 , 唾 脓 ( 针 灸 聚英 )。 膻 中 、 天 井 主 胸 心 痛 , 缺 盆 、 膻 中 、 巨 阙 主 咳 嗽 , 膻 中 、华 盖 主 短 气 不 得 息 、 不 能 言 ( 千 金 )。 膻 中 、 少 泽 、 大 陵 治胸 前 两 乳 红 肿 痛 ( 大 成 )。 许 多 人 在 医 院 针 刺 按 摩 该 穴 后 自 觉 腹 内 气 体 流 动 , 胸 部 舒 畅宽 松 , 有 的 还 可 听 到 肠 鸣 音。 其 实 平 时 自 己 按 揉 就 可 以 收 到 疏 理气 机 的 效 果。 我 建 议 大 家 每 天 按 揉 此 穴 100 下 , 医 学 教 育 |网 搜集 整 理 时 间 约 2 3 分 钟 , 便 可 达 到 普 济 中 所 说 的 : “气 和 志适 , 则 喜 乐 由 生。 ”揉 的 时 候 请 注 意 : 四 指 并 拢 , 然 后 用 指 头 肚 儿轻 轻 地 做 顺 时 针 的 环 形 揉 动 或 者 从 上 到 下 摩 , 千 万 别 从 下 向 上 推。 刺 激 膻 中 穴 的 方 法揉 法 : 拇 指 或 由 手 掌 大 鱼 际 部 先 顺 时 针 后 逆 时 针 方 向 各 按 揉20 次 , 反 复 10 次。 擦 法 : 拇 指 或 手 掌 大 鱼 际 部 由 上 向 下 按 擦 即 可 , 持 续 5。 推 法 : 两 只 手 掌 面 自 膻 中 穴 沿 胸 肋 向 两 侧 推 抹 至 侧 腰 部 , 20次 左 右。 温 灸 法 : 用 扶 阳 罐 温 灸 即 可 , 每 次 3 钟 左 右。 适 用 于 有寒 证 者 或 产 后 缺 乳 者。 通 过 罐 体 磁 场 和 红 外 线 刺 激 该 穴 位 , 具 有宽 胸 理 气 、 活 血 通 络 、 清 肺 止 喘 、 舒 畅 心 胸 等 功 能。 膻 中 穴 的 功 效武 侠 小 说 中 常 有 这 样 的 描 述 : 某 高 手 一 挥 手 点 了 对 手 的膻 中 穴 , 轻 者 动 弹 不 得 , 重 者 立 即 毙 命。 虽 然 这 只 是 小 说 家 的 臆想 , 但 膻 中 穴 的 确 是 人 体 保 健 的 要 穴。 膻 中 穴 位 于 胸 部 两 乳 头连 线 的 中 点 , 平 第 四 肋 间 处。 膻 中 具 有 宽 胸 理 气 、 活 血 通 络 、 清肺 止 喘 、 舒 畅 心 胸 等 功 能。 黄 帝 内 经 认 为 “气 会 膻 中 ”, 也就 是 说 膻 中 可 调 节 人 体 全 身 的 气 机。 此 外 , 膻 中 是 任 脉 、 足 太 阴脾 经 、 足 少 阴 肾 经 、 手 太 阳 小 肠 经 、 手 少 阳 经 三 焦 经 的 交 会 穴 ,也 是 宗 气 聚 会 之 处。 它 有 阻 挡 邪 气 、 宣 发 正 气 的 功 效。 而 现 代 研究 发 现 , 膻 中 穴 位 于 人 体 胸 腺 的 部 位 , 可 参 加 机 体 的 细 胞 免 疫 活动。 而 点 按 该 穴 后 可 影 响 心 血 管 神 经 的 调 节 中 枢 , 促 进 全 身 血 液的 重 新 分 配 , 改 善 冠 状 血 流 量 , 还 可 以 提 高 胸 肺 部 的 植 物 神 经 功能。 现 代 医 学 也 证 实 , 刺 激 该 穴 可 通 过 调 节 神 经 功 能 , 扩 张 冠 状血 管 及 消 化 道 内 腔 径 , 在 临 床 上 可 用 于 呼 吸 系 统 疾 病 ( 如 咳 嗽 、支 气 管 炎 、 胸 膜 炎 等 ) 、 消 化 系 统 疾 病 ( 如 呃 逆 、 呕 吐 、 食 道 炎等 ) 、 心 血 管 系 统 疾 病 ( 如 心 绞 痛 、 心 悸 、 心 肌 缺 血 缺 氧 等 ) 以及 产 后 缺 乳 等 病 证 的 治 疗。 而 我 们 平 时 常 按 膻 中 穴 也 有 很 好 的保 健 作 用。 心 脏 不 适 时 , 可 有 呼 吸 困 难 、 心 跳 加 快 、 头 晕 目 眩 等 ,此 时 按 按 膻 中 , 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