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3课时内容摘要:
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 越好,老师提供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一张数位顺序表) 3.生 1: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A.左图把 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 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 用小数怎样表示。 B.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 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 用小数怎样表示。 C.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师: ,证明刚才这个结论是对的。 5.生 2:从数位顺序表上可以看出,在小数的末尾添零或是去零,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 师: 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 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 生: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 师: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 (要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问:小数由 ,你看出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 =。 ) 6.提醒注意:性质中的 “末尾 ”跟一般说的 “后面 ”是不同的。 7.判断练习。 下面的数中,那些 “0”可以去掉。 500。20xx春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3课时
相关推荐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 二、新授 师:豆豆的身高 ,我们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 你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进似数的。 师:你们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求出这个小数在不同情况下的近似数吗。 生:自己练习在练习本上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一看有没有争议的地方。 并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汇报。 生:( 1)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思维过程,并再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
末复习第 8题 (4)、 (5)。 (1)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 ,原数有什么变化 ?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小,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原数有什么变化 ? 问:要把一个数扩大 (或缩小 )10倍、 100倍、 1000倍 …… 小数点应怎样移动 ? (2)学生练习,指名回答。 练习。 (1)把 100倍是 ( )。 ( )扩大 1000倍是。
例 ,被石头绊会向前倒 ,这是为什么 ? 思路引导 :人走路时 ,脚被石头绊住 ,由于 ________,上身仍要保持原来的 ________状态 ,而向前倾倒 . 【课外补充】物体的惯性越小 ,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 ,物体的惯性越大 ,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 .例如 :为了能够灵活地改变速度 ,调整方向 ,歼击机不仅做得轻巧 ,作战中有时还需要甩掉副 油箱。 让足球和铅球都静止在地面上
算: +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 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 根据是什么。 ( 6)小结:当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 0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向横式汇报的时候就写最简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 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 P73做一做 三、 巩固练习 四、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板 书 设 计 小数加减法(二) 教学目标:
=12 ( 100247。 4 ) =( 254 ) 3 =12100247。 4 =1003 =1200247。 4 =300(元) =300(元) 第 1种直接计算。 第 2种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的因数改成了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算式及解决方法。 你喜欢哪种方法。 在以后的解题中,你能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吗。 第三种把其中的一个因数改成了两个数相除的形式,然后变成
当引导。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 1)学生在拼四边形时,能否将相等两木条作为四边形的对边; 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探究 1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亲历将两两相等的木条作为对边得到平行四边形这个知识的发生过程,并通过观察、猜想经历知识的发展形成过程,体验了“发现”知识的快乐,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证明命题是一个难点,因此采用先独立思考、小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