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人教版数学八下181平行四边形第2课时教案内容摘要:
动手操作感知,辅以课件动画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现、验证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引导学 生寻找思路,证明结论,解决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结论:( 1)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 (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结论 1学生了解即可;结论 2学生要理解、证明并会应用。 证明 :“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已知:如图 ABCD 的对角线 AC、 BD相交于点 O. 求证: OA=OC,OB=OD. 证明:∵四边形 ABCD 是 平行四边形 ∴ AB∥ CD, AB=CD ∴ ∠ BAO=∠ DCO.∠ ABO=∠ CDO. ∴ △ AOB≌△ COD( ASA). ∴ OA= OC, OB=OD(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五、例习题分析 例 1(补充)已知:如图 4- 21, ABCD 的对角线 AC、 BD相交于点 O, EF过点 O 与 AB、 CD 分别相交于点 E、 F. 求证: OE= OF, AE=CF, BE。20xx春人教版数学八下181平行四边形第2课时教案
相关推荐
当引导。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 1)学生在拼四边形时,能否将相等两木条作为四边形的对边; 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探究 1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亲历将两两相等的木条作为对边得到平行四边形这个知识的发生过程,并通过观察、猜想经历知识的发展形成过程,体验了“发现”知识的快乐,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证明命题是一个难点,因此采用先独立思考、小组合作
=12 ( 100247。 4 ) =( 254 ) 3 =12100247。 4 =1003 =1200247。 4 =300(元) =300(元) 第 1种直接计算。 第 2种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的因数改成了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算式及解决方法。 你喜欢哪种方法。 在以后的解题中,你能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吗。 第三种把其中的一个因数改成了两个数相除的形式,然后变成
算: +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 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 根据是什么。 ( 6)小结:当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 0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向横式汇报的时候就写最简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 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 P73做一做 三、 巩固练习 四、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板 书 设 计 小数加减法(二) 教学目标:
目标 理解 ab= ab( a≥ 0, b0)和 ab= ab( a≥ 0, b0)及利用它们进行运算. 利用具体数据,通过学生练习活动,发现规律,归纳出除法规定,并用逆向思维写出逆向等式及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 ab= ab( a≥ 0, b0), ab= ab( a≥ 0, b0)及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 2.难点关键:发现规律
负练习二十五的第 5 题。 小组进行讨论,两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为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交流,老师提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作用有什么不同。 小结:条形统计图不较容易比较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很快比较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分成 2 份 ,每份是它的 ( )/( ). ③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4 份 .1份是它的 ( )/( )。 3 份是它的 ( )/( ) (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 ,折出它的 1/4,并涂上阴影 .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 ,折出它的 3/8,并涂上阴影 . (4)抢答 . [课件 3] ① 把 8 枝铅笔平均分给 2 位同学 ,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 ) ② 把 10 枝铅笔平均分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