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人教版数学二下61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内容摘要:

义。 这里有两个对比:一是平均分物分得的结果的对比;一是用除法横式表示的对比。 其中第一个对比是理解第二个对比中的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的基础,也是理解第二个对比中商和余数的名数不同的基础。 “做一做”的两道题,都是先用语言描述操作要求,再让学生圈、连、填,最后用除法算式表示。 即多种表征形式相互映衬,帮助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学会确定商与余数的名数。 其中第 1题与例题相似,都是平均分中的“包含”情况,并且将要求与结果以图分开呈现,便于学生根据操作写出 除法算式,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第 2题涵 盖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包含和等分),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商和余数的名数什么时候相同(等分),什么时候不同(包含)。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难点是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重难点突破 1.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突破建议: ( 1)平均分没有剩余与有剩余的小棒,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比较其异同,感受平均分在有剩余的情况下产生有余数的除法。 ( 2)说一说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每一个数所表示的意义。 ( 3)在理 解的基础上强调商与余数的名数在等分的情况下相同,在包含的情况下不同。 2.理解除数与余数的关系。 突破建议: ( 1)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出示一个用小棒摆的正方形,让学生知道:摆一个正方形需要 4根同样长的小棒。 接着分别用 1 1 1 1 15根小棒来摆正方形,并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教师板书。 在摆的过程中,重点探究如果余数出现 4根小棒时应该如何处理,从而明白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 ( 2)不计算,运用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判断计算的对错。 64247。 7=8„„ 8( ) 45247。 5=8„„ 5( ) ( 3)余数最大能填几。 ( )247。 8=4„„( ) ( )247。 5=7„„( ) ( 4)除数最小能填几。 ( )247。 ( ) =( 3)„„ 8 ( )247。 ( ) =( 7)„„ 5 第一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 教材第 60 页例 第 61页例 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