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三部分专题五综合应用题内容摘要:

C (3)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作干燥剂。 它们之间有如图 2所示的转化关系 (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 则甲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O Ca(OH)2 CaCO3 【 解析 】 (3)丙能作干燥剂,可推测丙为 CaO,根据甲和乙中都含有碳元素,可推知甲是 CaCO3,则乙是 CO2,丙是 CaO,丙与水反应生成Ca(OH)2, CO2与 Ca(OH)2反应又生成 CaCO3。 (4)图 3是某趣味实验装置图。 挤压胶头滴管后,可观察到气球胀大的现象。 请分析其原因,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CO2被浓 NaOH溶液吸收,锥形 瓶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大 于锥形瓶内的气压,使气球胀大; 2NaOH+CO2 Na2CO3+H2O。 【 解析 】 (4)解答此题需要联系物理学中气体压强的知识。 (5)利用图 4装置可做 CO还原 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 已知由 A装置制取的 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 CO2。 ① CO与 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②气体通过装置的顺序是 A→____________ (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 ③从环保角度考虑,对以上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尾气点燃或用气球进行收集等 C→D→B Fe2O3+3CO 2Fe+3CO2温高【 解析 】 (5)题目要求检验 CO还原 Fe2O3生成的 CO2,因此首先要除去制取的 CO中混有的少量 CO2气体,除去 CO2气体用浓 NaOH溶液,检验 CO2气体用澄清石灰水。 为防止空气污染,实验中未反应的 CO不能直接排入空气中,应进行尾气处理。 (6)称取 g石灰石 (主要成分是 CaCO3,杂质不参加 反应 )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 50 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 为 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 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解:生成 CO2的质量为 g+50 g= g 设石灰石中 CaCO3的质量为 x CaCO3+2HCl CaCl2+H2O+CO2↑ 100 44 x g x=10 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20% 答: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0%。 10044 4. 4 gx g 10 g g类型二 实验探究类综合应用题 一、变质的探究 1. 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 (1)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 ____ ( 填化学符号 )。 (2)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酚酞试液 _______ (填 “ 能 ” 或 “ 不能 ”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H+ 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有水生成 不能 【 解析 】 (3)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与酚酞试液混合后仍变红。 ( 4)实验室有一瓶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钙固体。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 提出问题 】 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 猜想与假设 】 甲同学猜想:只有 Ca(OH)2; 乙同学猜想:含有 Ca(OH) CaCO3; 你的猜想是: _______________ 只含有 CaCO3 【 实验探究 】 为了证明乙同学的猜想,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 品,加一 定量水充 分溶解 后,过滤 取少量滤渣于试 管中,加入足量 ______ 有气泡 产生 样品中含有 Ca(OH) CaCO3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______ ______ 溶液 变红 稀盐酸 【 拓展延伸 】 已知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敞口放置也会变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氢氧化钾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OH+CO2 K2CO3+H2O 【 拓展延伸 】 已知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敞口放置也会变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氢氧化钾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OH+CO2 K2CO3+H2O 【 解析 】 (4)氢氧化钙露置在空气中还可能完全变质生成 CaCO3。 要证明样品中含有 Ca(OH)2及 CaCO3,需要证明样品遇酸可产生气体,但验证 Ca(OH)2时需注意排除 CaCO3的干扰。 对比 Ca(OH)2与 KOH的性质,根据 Ca(OH)2与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写出 KOH与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 设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x CaCO3 CaO+CO2↑ 100 44 200 g x x= 88 g 答: 产生二氧化碳 88 g。 高 温 44 =10 0 20 0 gx( 5)加热 200 g碳酸钙充分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二、成分的探究 1. (’ 15安阳模拟 )金属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这三种金属的先后排序为 _____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 铁制品易生锈,在其表面涂油、刷漆或镀铬等都能防止铁生锈,其原理是 _____________。 Cu、 Fe、 Al 隔绝水和空气 【 解析 】 (1)人类利用铁、铜、铝三种金属的先后顺序为铜、铁、铝,铁制品易生锈是由于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或镀铬等措施的目的是隔绝水和空气 ,防止铁制品锈蚀。 (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钠离子的符号为 Na+ B. 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11 C. 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 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 【 解析 】 (2)钠元素是 11号元素,其原子核外共有 11个电子, D不正确。 (3)在研究金属性质时,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一定量 Fe粉加入到 ZnSO4和 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然后对滤纸上的物质进行分析和实验。 【 提出问题 】 滤纸上的物质是什么。 【 猜想 】 甲认为只有 Cu;乙认为是 Cu、 Fe的混合物;丙认为是 Cu、 Fe、 Zn的混合物。 【 交流讨论 】 大家一致认为丙的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