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三部分专题三探究性试题内容摘要:

存在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 请根据上面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 (20 ℃ )所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化学 方程式 除去 碳酸钠 取少量该固体 样品溶于水配 成溶液,滴加 适量的 _____ ________溶 液,充分反应 后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氯化钡 (或硝酸钡 ) Na2CO3+ BaCl2 BaCO3 ↓+2NaCl [或 Na2CO3+ Ba(NO3)2 BaCO3↓+2NaNO3]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化学 方程式 检验是否 含有氢氧 化钠 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_______ 该样品中含有 氢氧化钠 溶液变红 二、反应后溶质成分的探究 例 (’ 15许昌模拟 )为了探究碳酸钠和石灰水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将其产物进行过滤,并对滤液进行如下探究。 【 提出问题 】 所得滤液的溶质是什么。 【 作出猜想 】 猜想 Ⅰ :溶质是 NaOH、 Ca(OH)2猜想Ⅱ :溶质是 NaOH、 Na2CO3猜想 Ⅲ :溶质是 ______。 你做出猜想 Ⅲ 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 NaOH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 实验过程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无气泡 产生 猜想 Ⅱ 不成立 ②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______ 溶液 _______ _______ 猜想 Ⅰ 成立。 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 有白色 沉淀生成 Ca(OH)2+Na2CO3 CaCO3↓+2NaOH 【 拓展反思 】 操作②中通入气体物质 ______ (写化学式 )也可得到相同的结论。 CO2 【 解析 】【 作出猜想 】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只有氢氧化钠,若碳酸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若氢氧化钙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 实验过程 】 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所以往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如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不存在碳酸钠,则猜想 Ⅱ 不成立; 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往样品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样品中有氢氧化钙,猜想 Ⅰ 成立。 【 拓展反思 】 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验证猜想 Ⅰ 成立,除往样品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外,也可向样品中通入二氧化碳,通过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钙。 1. 反应后物质的成分存在两种情况: ①生成物;②一种过量的反应物 (因为两种反应物会发 生反应,所以不能同时存在 )。 如: A+B→ C+D 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物质的成分为 C+D A过量:反应后物质的成分为 C+D、 A B过量:反应后物质的成分为 C+D、 B 方案指导 注意:生成物如果对反应物的检验造成干扰,则需要先除去生成物,再进行检验。 2. 反应后成分的检验 ①生成物 C和 D是一定存在的,无需检验。 A现象 Ⅰ B现象 Ⅱ ② 反应物的检验 针对训练 (’ 15齐齐哈尔 )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进行了化学实验,向一盛有镁和铜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烧杯中有固体剩余,对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上述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2HCl MgCl2+H2↑ (2)对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猜想,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 【 猜想 】 小光猜想:溶质为氯化镁; 小红猜想:溶质为氯化铜和氯化镁; 你的猜想:溶质为 ________________。 (3)【 讨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