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讲金属的性质内容摘要:
C 中小学课件 做此类图像题的要点为: 曲线 先拐 表示反应速率快,金属活动性较强; 在 金属价态相同 的前提下,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酸反应 生成氢气越多 ,则金属的 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消耗酸越多) 中小学课件 例 3( 2020.德州市)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 +2价)。 则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 的是 ( )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 ﹥ 乙 ﹥ 丙 B.相对原子质量:乙 ﹥ 丙 ﹥ 甲 C.金属活动性:乙 ﹥ 甲 ﹥ 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 ﹥ 乙 ﹥ 丙 B 中小学课件 例 小明同学用 g不纯的锌粉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收集到 H2的质量 g。 已知其中只含有另一种金属杂质。 这种金属杂质 不可能 是下列物质中的 Zn H2 65 2 Mg H2 24 2 2Al 3 H2 2 27 3 2 C 中小学课件 例 、铝两种金属分别跟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 则可能的情况有 ( ) A.足量的稀盐酸与等质量的镁、铝发生反应 B.足量的稀盐酸与质量比为 4: 3的镁、铝发生反应 C.足量的稀盐酸与质量比为 8: 9的镁、铝发生反应 D.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与过量的镁、铝发生反应 B D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 6HCl = 2AlCl3 + 3H2↑ 24 2 2 27 6 中小学课件 例 向 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①溶液中有 Fe2+ 、 Cu2+ 、不溶物为 Cu ② 溶液中有 Fe2+ 、 Cu2+ 、不溶物为 Fe ③ 溶液中只有 Cu2+ 、不溶物为 Fe ④ 溶液中只有 Fe2+ 、不溶物为 Fe, Cu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Fe + CuSO4 = FeSO4 + Cu Fe与 Cu2+不能共存 中小学课件 例 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讲金属的性质
相关推荐
是 50 g 稀盐酸中含有的 H C l 的质量,从而计算出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中小学课件 答案: 解: 由图中的质量关系图可知: 产生 CO2的质量是 ( g + 50 g + 5 0 g) - 10 g = g 设 9 .3 g 样品中 Na2CO3的质量为 x ,与 Na2CO3反应的H C l 的质量为 y ,与 N aO H 反应的 H C l 的质量为 z Na2CO3 + 2H
2===CaCO3↓ + 2NaOH 中小学课件 专题突破一 ┃ 材料信息题 专题分析 重难突波 [实验验证 ] 实验 现象 结论 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 ______不成立 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猜想三成立 二 先无变化,后产生气泡 中小学课件 专题突破一 ┃ 材料信息题 专题分析 重难突波
t1℃ 时 A物质的溶解度为 40g ⑵ 点 d的含义是:。 t t℃ 时 A物质和 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⑶ 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 B A 例 .已知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中小学课件 t ⑷ t2℃ 时,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C B A ⑸ 将 t1℃ 140g A的饱和溶液 升温至 t2℃ 时,可用图上 的
改为长颈漏斗,又该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中小学课件 实验项目 使用仪器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用试管夹夹持巨口端 1/3处,受拿长柄,先均匀受热、后集中加热,液体不超过 1/3,试管与桌面 45度角,试管口不准对着自己或别人。 外焰加热。 给烧杯或烧瓶里的物质加热 铁架台、烧杯或烧瓶、酒精灯、石棉网 根据酒精灯高度确定铁圈,垫上石棉网
决定,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 决定。 原子的种类由 决定。 分子的性质由 决定。 元素的周期序数由 决定。 原子的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质子数、中子数的和 质子数、中子数 分子结构 电子层数 中小学课件 离 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13 2 8 3 +13 2 8 Al Al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