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1讲常见的酸和碱内容摘要:
析 不正确 的是 A.铁粉生锈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有关 B.氢氧化钠潮解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C.氧化钙的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D.浓盐酸变稀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 D 中小学课件 ,因发生 化学变化 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A. 浓氢氧化钠溶液 B. 浓盐酸 C. 浓硫酸 A AgNO3 、 K2CO3 、 ZnCl2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HNO3 HCl C 中小学课件 ,下列制取Fe2(SO4)3溶液的方案中最佳的是 A.过量的 Fe粉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B.过量的 Fe2O3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C.过量的稀硫酸与 Fe2O3反应 D.过量的 Fe粉与 CuSO4溶液反应,过滤 B 中小学课件 错误 的是 A.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B.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 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 3%~ 5%的碳酸氢钠溶液 C 中小学课件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 甲 乙 ① H2SO4 溶液 NaOH 溶液 ② HCl 溶液 大理石 ③ BaCl2 溶液 Na2SO4 溶液 ④ H2SO4 溶液 锌粒 A.①② B. 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溶液总质量/g乙的质量 / gB 中小学课件 ,下列图像与该反应事实相符合的是 D Ba(OH)2 + H2SO4 = BaSO4↓ + 2H2O 先增加后不变 应由大到小 先减小后增大 中小学课件 (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 CO2(CO)—— 通入氧气中点燃 B. SO2(HCl)——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KCl固体 (KClO3)—— 加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并加热 D. NaCl溶液 (NaHCO3)—— 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D 灼热的 CuO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中小学课件 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合理的是 A.取少量溶液样品,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体产生 C.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D.向溶液样品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可除去样品中的杂质 A D Na2CO3 + BaCl2 = BaCO3↓ + 2NaCl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2NaOH + CO2 = Na2CO3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1讲常见的酸和碱
相关推荐
决定,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 决定。 原子的种类由 决定。 分子的性质由 决定。 元素的周期序数由 决定。 原子的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质子数、中子数的和 质子数、中子数 分子结构 电子层数 中小学课件 离 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13 2 8 3 +13 2 8 Al Al 3+
改为长颈漏斗,又该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中小学课件 实验项目 使用仪器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用试管夹夹持巨口端 1/3处,受拿长柄,先均匀受热、后集中加热,液体不超过 1/3,试管与桌面 45度角,试管口不准对着自己或别人。 外焰加热。 给烧杯或烧瓶里的物质加热 铁架台、烧杯或烧瓶、酒精灯、石棉网 根据酒精灯高度确定铁圈,垫上石棉网
t1℃ 时 A物质的溶解度为 40g ⑵ 点 d的含义是:。 t t℃ 时 A物质和 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⑶ 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 B A 例 .已知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中小学课件 t ⑷ t2℃ 时,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C B A ⑸ 将 t1℃ 140g A的饱和溶液 升温至 t2℃ 时,可用图上 的
水 Fe2O3 + 3CO == 2Fe + 3CO2 高温 中小学课件 、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关于铁及其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B、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C、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 D、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 BD 中小学课件 ,保护金属资源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职责。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 形 分割出三角形的个数 n 边 形 的内 角 和 n 2 ( n – 2) 180176。 n n 1 n 1 ( n – 2) 180176。 180176。 n 360176。 ( n – 2) 180176。 ( n – 2) 180176。 ( n – 2) 180176。 ( n – 1) 180176。 180 176。 ( n – 1) 180176。 180 176。
标 横坐轴 写在前面 B ( 4,1) 记作:( 4,2) 如何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 0 3 2 1 4 1 2 4 3 小红 小强 小明 0 2 1 1 2 4 3 ( 2,3) ( 0,0) ( 3,2) 小玲 小 C 小 B 小 D 小 A ( 2,3 ) ( 0,4 ) ( 3,1 ) ( 3,0 ) ( 1,1 ) 坐标是 有序 数对。 1 2 3 3 x 2 2 3 o 1 y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