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内容摘要:
11 镁与盐酸的反应 锌与盐酸的反应 铁与盐酸的反应 铜与盐酸的反应 金属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 稀硫酸 稀盐酸 稀硫酸 镁 锌 铁 铜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讨论: 1.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 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 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 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 根据反应时是否有氢气产生,将金属分为两类。 8 12 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 2.对于能发生的反应,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 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 将这一类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进行比较。 分析上述实验中镁、锌、铁与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 Mg + 2HCl == MgCl2 + H2 ↑ Zn + 2HCl == ZnCl2 + H2 ↑ Fe + 2HCl == FeCl2 + H2 ↑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这几个反应都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这种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 物的反应叫做 置换反应。 由上述探究也可以得出,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它们能置换出盐酸 或稀硫酸中的氢。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我们已经知道,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会有紫红色的铜生成。 这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它可以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換出来,这是比较金属活动性的依据之一。 探究 金属活动性顺序 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 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8 13 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8 14 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讨论: 1.上述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什么。 它们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2.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吗。 Al Cu Ag 结论:金属活动性 经过了许多类似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人们进行了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它可以给你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 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很多金属都能与氧气、盐酸、稀硫酸等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2.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等都属于置换反应。 3.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 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 练习与应用 1.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 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 3.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CO 与 Fe3O4的反应除外) C→ CO2→ CO→ FeSO4 → Fe Fe → Fe3O4→ FeCl2 4.写出镁、铜、氧气、盐酸两两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5.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 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银与稀盐酸 ( 2)锌与硫酸铜溶液 ( 3)铜与硫酸锌溶液 ( 4)铝与硝酸银溶液 6.填写下列表格(“混合物”栏中括号内为杂质)。 混合物 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 主要操作步骤 铜粉( Fe) FeCl2 溶液( CuCl2) 7.现有 X、 Y、 Z 三种金属,如果把 X 和 Y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 X 溶解并产生氢气, Y 不反应;如果把 Y 和 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 Y 表面有银析出,而 Z 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 X、 Y 和 Z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8.镁、锌、铁三种金属各 30g,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各是多少。 如果反应各生成氢气 30g,则需要三种金属的质量各是多少。 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8 15 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 8 16 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银 金属元素在地 壳中的含量 元素名称 质量分数 /% 元素名称 质量分数 /% 铝 镁 铁 锌 钙 铜 钠 银 钾 金 工。20xx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相关推荐
为六的可拆装的烃的球棍模型分别安装成直链、支链、环状等结构让学 生观看,并指出若用氯原子换掉一个不同位置的 H原子,便又是一种新的物质。 这样,可使学生印象深刻 ] [讲解 ]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如乙醇、葡萄糖等。 通常称它们为小分子。 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如淀粉、蛋白质等。 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 [板书
占人体质量的 2%,其中 99%以上存在于骨骼中, 1%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 体液中的钙有 3种形式,即离子钙、有机酸复合的扩散性钙复合物和蛋白质结合钙。 每日食中钙的供给量 组别 钙的供给 量 /mg 组别 钙的供给量 /mg 婴幼儿 青少年 成年人 400~ 800 1 000~ 1 200 800 母乳期 绝经妇女 老年人 1 000~ 2 000 1 200~ 1 500 1
溶液的导电性 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通电后,阴、阳两种离子定向移动,可形成电流 注意: ①、溶液的导电性, 与单位体积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的多少有关, 单位体积内自由移动离子的数目越多,溶液的导电性越强。 ②、不论是什么溶液,整个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一定相等,即整个溶液对外不显电性。 例 1含少量杂质的工业盐酸样品
顺序: Mg> Al> Fe, Cu> Au 学生思考并做题 [思考回答 ]若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铝薄膜除掉,从而起不同保护作用。 [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并填写表格 ] 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小结,使学生对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认识系统化使学生认识到共性中存在个性,开 始引导学生体会到金属间存在活动性的差异。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讲解
克。 教师:我们已经共同完成了配制的第一步:计算。 下面进行探究实验。 学生:用天平称取食盐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 (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做巡回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以上操作) 教师:好了,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实验小组已经完成了溶液的配制,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最后一步操作:装瓶,贴签。 注意:你认为在标签上要注明什么。 学生:应注明溶液的名称以及溶质的质 量分数。 (学生进行操作) 教师:好。
100 mL,三次所加的溶质的质量也相 同。 因此老师的方案更好。 实验目的和实验用品对学生设计方案有提示作用。 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通过比较,意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 教师:假若很少很少的溶质加到大量的水中,水的温度变化情况可能是怎样的呢。 学生:这样可能水溶解的物质太少,水形成溶液后的温度变化不明显,测不出物质溶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 ,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