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可能性教材内容说明内容摘要:

可能结果。 教材设计了两个事例。 例 4,选择学生经常玩的“锤子、剪刀、布”游戏,首先让同桌两人玩,通过大头蛙的话:想一想,白己出“布”时, 同学可能 出 什么。 引导学生猜测玩时可能 出 现的情况,然后,给出了小丽和小花玩游戏的情境,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 ( 1) ,在下面表中填全小丽和小花玩时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 小丽 布 布 布 剪刀 剪刀 剪刀 锤子 锤子 锤子 小花 剪刀 锤子 布 剪刀 锤子 布 表中给 出 了小丽出“布、剪刀”时,小花分别可能出的三种手势,让学生填出 小丽出“锤子”时小花出的三种手势。 问题 ( 2) ,把小丽和小花获胜时占的表格涂上不同的颜色,并通过兔博士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列出游戏的所有可能结果。 例 5 给出了一个小朋友在 袋子里摸球的情境,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 ( 1) ,袋子里有红、黄、蓝皮球各 1 个,从中任意摸 2 个,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 教材列出了所有可能的 3 种结果:红黄、红蓝、黄蓝。 问题 ( 2) ,如果袋子里有红、黄、蓝皮球各 2 个,从中任意摸出 2 个,可能出现什么结果。 教材给 出 了 6 种可能结果: 2 红、 2 黄以及 4 个 ( ) ,让学生自己列全。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简单的随机现象及等可能性,能说出简单随机现 象发生有几种可能结果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学的重点是进一步感受随机现象发生的等可能性,能列出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难点是例 5 第 ( 2) 题列出所有可能结果的思考过程和方法。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例 4 的游戏可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了解游戏规则,实际玩游戏。 让学生说一说两个人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规则(两个人 必须 同时出手,以及输赢的标准),再说一说自己出“布”时,同学可能出什么,然 后让学生实际玩一玩,体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第二,列出游戏可能发生的所有结果。 借助表格中小丽出“布和剪刀”时,小花的 出 手情况,在空格里填 出 所有结果,得 出一 共有 9 中可能结果。 第三,按( 2) 的要求把小丽和小花获胜的表格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并交流。 第四,让学生观察涂好颜色的表格,并讨论兔博士的问题,使学生发现:在可能发生的 9种结果中,每个人都有 3 次获胜的可能, 3 次输的可能,也就是两个人获胜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教学例 5 要让学生亲眼看到在布袋中放球。 讨论问题 ( 1) 时,先让学生说一说任意摸出一个有几种可能、任意摸出两个可能出现什么结果,然后师生共同列出所有可能结果。 问题 ( 2)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试着列出所有结果,再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思考并列出可能结果的。 然后在教师的参与下有序的写出六种可能结果 : 2 红、 2 黄、 2 蓝、红蓝、红黄、黄蓝。 第 3 课时(教科书 42 页、 43 页),体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材选择了围棋子(只有黑白两种颜色)这个典型事物,例 6,设计了三个“摸棋子”游戏。 首先呈现了学生在装有 6 个黑棋子和 4 个白棋子的盒子里摸棋子的情境。 兔博士提出问题:在盒子里任意摸出 一 个棋子,摸 出 什幺颜色的能够确定吗。 教材用学生交流的方式给出答案。 丫丫说:不能确定。 聪聪说:可能是黑的,也可能是白的。 接着设计了三个“摸棋子”实验。 实验 ( 1) ,全班同学每人从上面的盒子中任意摸取一枚棋子,记下什么颜色的,然后放回 摇匀,另一个同学再摸。 把全班同学摸的结果记录在表(一)中。 实验 ( 2) ,改变盒子中黑棋子和白棋子的个数,再摸。 把结果记录在表(二)中。 教材呈现了学生在装有 9 个黑棋子、1 个白棋子的盒子中的摸球的情境和统计表(二)。 学生完成第二次摸棋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