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内容摘要:
引导学生阅读书本,认识地图,进而对讨论古代希腊文明,并通过 讲故 事结束本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 通过引导 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进而引入对古希腊文明的学习,即学习: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 二、新课: (一)、西方文明的摇篮 首先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希腊半岛、罗马的地理位置等,并说明古希腊、罗马文明是构成了古代西方文明。 第二、对比古希腊及古中国的差异,讨论并了解希腊的地理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 教师总结:希腊文明具。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
相关推荐
人和黄种人。 为了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关于人种的知识,我们班上的同学自己编了关于三大人种的短剧,请大家欣赏。 首先出场的是黑种人。 (表演过程略) 这一组同学的精彩表演,让我们大饱眼福,欣赏之余,同学们从中得到了什么知识呢。 对了,我们知道黑种人的面部特征,生活习俗,他们经历的磨难。 接下来,我们继续欣赏下一个组的表演,有请黄种人。 (表演过程略) 他们的表演真是惟妙惟肖
进而学习本课: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二、新课: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 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本节。 后教师先简单介绍一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指导学生说出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提问: 1)、谁能说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党和国家的 工作重点是什么。 3)
各国各地 区和平交往的重要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古代文明之间暴力冲撞与和平交流典 型事例的学习,认识各文明之间和平交往对文明扩 展的重要性。 通过对古代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方法: 讲述法、比较法、讨论法、启发法 学习方法指导:通过学生自习了解文明 的冲撞与交融,讨论暴力
热 温带 —— 冬冷夏热;寒带 —— 终年严寒 气候类型 • (一)气温定带 热带: 全年各月平均气温都高于 15℃。 包括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和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和(温带海洋性): 夏季高温,最冷月均温在 0~15℃ , 包括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 和 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 最冷月均温在 0℃ 以下,
最低。 北半球某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 气温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7 4 10 月份 气温 /℃ 30 10 10 30 20 0 20 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的分布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 176。 C/100米) 等温线与等温线分布图 世界气温的分布: 7月份
气象灾害 • 气候资源 雨带 • 5月 ,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 • 6月 ,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 • 8月 到达华北、东北等地 • 9月 南撤, 10月退出大陆 7月 温度带图 降水 干湿区 冬 季风 季风区 5 6 78 9 雨带图 气象灾害 • 寒潮 • 台风 • 水旱灾害 寒潮 • 形成: 24小时降温 10℃ ,低温小于 5℃ • 时间:秋末、冬季和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