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2内容摘要:
” 的目的达到了吗。 为什么。 但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维新派都有哪些活动 4、《天演论》是一部什么方面的书。 它宣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你认为严复思想的 先进之处在哪里。 为什么。 ” 5、为什么光绪皇帝下决心变法。 6、将“戊戌变法的内容”和洋务派的措施加以简单的比较。 说一说 :“戊戌变法和洋务派的相似处有哪些。 它的进步之处在哪。 有何意义。 ” 7、“为什么‘百日维 新’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 “戊戌变法”在中国是注定要失败的。 “为什么。 四、小结(略) 五、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公车上书”发生于( ) A. 1872年 B. 1885年 C. 1895年 D. 1898年 2.严复译 述的( ),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 A.《海国图志》 B.《泰西水利》 C.《天演论》 D.《论法的精神》 3.掀起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天演论》的发表 D.“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4.戊戌变法发生在农历戊戌年,这一年是( ) A. 1895年 B. 1897年 C. 1898年。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2
相关推荐
) A.都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B.都主张在保留君主的前提下进行一些改革 C.都极力排斥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D.都主张动摇清政府封建统治的基础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 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 孙中山 材料二: 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
2.过程与方法 :阅读课文,检索有效信息。 利用多媒体参与教学,扩大课堂容量。 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对 设计 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开展讨论。 .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象征,感受人类的伟大,认识到统治阶级对奴隶的残酷奴役和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体会奴隶们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体验古代文明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对今天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难重点 教学重点 :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
成为渔获量最多的国家, 两国有哪些有利条件。 分别以舟山渔场 和北海道渔场为例说明。 北海道渔场 舟山渔场 思考 : 中国和日本成为渔获量最多的国家,两国有那些有利条件。 分别以舟山渔场和北海道渔场为例说明。 都分布在温带地区近海大陆架海域。 寒暖流交汇。 河流注入。 在日本硫球群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有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 冲之鸟岛。 由于海水的长期侵蚀,涨潮时只有两块礁石露出海面
2.展示有关姓氏源流的调查成果 学生活动 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分组介绍班级同学各自姓氏的历史人文情况(来历、迁徙、分布、家族名人、籍贯地等) 教师活动 对学生展示的资料进行质疑(可鼓励同学一同质疑)、归纳、评价。 3.讨论姓氏文化对生活的影响 学生活动 谈对家族、血缘、祖籍地的看法和感受,以切身的事例说明姓氏文化对生活的影响,并表达对自己姓 氏、家族的感情。 教师活动
宁的新经济政策导入新 课的学习。 学生自学,了解课文的大意。 了解苏联建设的理想与取得的成就。 正确、全 面的认识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利弊。 指导学 生结合本国的国情谈谈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教具 准备 社会主义建设 时期的斯大林照片;与苏联的社会 主 义建设有关的图片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新课由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导入新课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