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素及化合物复习教学建议内容摘要:
第四步:单元检测 3 元素化合物复习建议 元素化合物的主要复习模式 根据单元检测阅卷中反馈的情况有针对性的给予讲评,有些需要复习的内容在进行复习教学设计时,就计划好在单元检测的讲评中完成,在单元检测题的命制时则选好相应的试题,如本节中与化学计算相关的内容、不用试剂通过相互滴加进行鉴别、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与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3 元素化合物复习建议 元素化合物的主要复习模式 第五步:检测题讲评补救 将元素化合物分块分章复习 3 元素化合物复习建议 非金属专题总结内容: ( 1)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结构、性质; ( 2)非金属单质的性质、制备; ( 3)非金属氢化物的结构、性质、制法; ( 4)非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 5)常见酸的酸性、挥发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 将元素化合物分块分章复习 3 元素化合物复习建议 金属专题总结内容: ( 1)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结构、性质; ( 2)金属单质的性质、制备; ( 3)常见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 3 元素化合物复习建议 尽可能挖掘重要反应的各种特征 2Mg + CO2 2MgO + C 的不同特征 点燃置换反应 主族元素间的置换 不主族元素间的置换 金属置换非金属 无氧气参加的燃烧 CO2的助燃 ( CO2灭火剂对镁着火的灭火失效) CO2表现氧化性等 . 3 元素化合物复习建议 尽可能挖掘重要反应的各种特征 自然界固氮的主要方式(雷雨固氮) 电力丰富的国家可用于制硝酸 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来源 3 元素化合物复习建议 建立代表元素及其主要化合物的知识主干 三种方式建立: 以主要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建立; 以代表元素化合价的转化关系建立; 以代表元素的位 构 性为核心来建立 3 元素化合物复习建议 建立代表元素及其主要化合物的知识主干 金属元素主要按:单质 — 氧化物 — 碱 — 盐为线索建立知识主干 学生可在此主干的基础上,扩充其它的盐,如氯化钠、硫化钠等 Mg— MgO— Mg (OH) 2— MgCl Mg(HCO3)2 Al— Al2O3— Al (OH) 3 — Al2 (SO4) NaAlO2 Fe — FeO— Fe (OH) 2— Fe2 (SO4)3 Fe — Fe2O3— Fe (OH) 3— Fe2 (SO4)3 Cu— CuO— Cu (OH) 2— CuSO4 3 元素化合物复习建议 建立代表元素及其主要化合物的知识主干 非金属元素按: 氢化物 — 单质 — 氧化物 — 酸 — 盐为线索建立知识主干 学生可在此主干的基础上,扩充其它的盐,如硫化亚铁、硫酸铜等 NH3— N2— NO2— HNO3— NaNO Cu(NO3)2 PH3— P— P2O5— H3PO4— Ca3(PO4) Ca(H2PO4)2 CH4— C— CO2— H2CO3— CaCO Ca(HCO。三元素及化合物复习教学建议
相关推荐
宁的新经济政策导入新 课的学习。 学生自学,了解课文的大意。 了解苏联建设的理想与取得的成就。 正确、全 面的认识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利弊。 指导学 生结合本国的国情谈谈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教具 准备 社会主义建设 时期的斯大林照片;与苏联的社会 主 义建设有关的图片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新课由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导入新课的学习。
2.展示有关姓氏源流的调查成果 学生活动 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分组介绍班级同学各自姓氏的历史人文情况(来历、迁徙、分布、家族名人、籍贯地等) 教师活动 对学生展示的资料进行质疑(可鼓励同学一同质疑)、归纳、评价。 3.讨论姓氏文化对生活的影响 学生活动 谈对家族、血缘、祖籍地的看法和感受,以切身的事例说明姓氏文化对生活的影响,并表达对自己姓 氏、家族的感情。 教师活动
上了冬的舞台,向外吹了三片白羽毛,顿时,鹅毛大雪从天而降,像玉蝶一样纷纷扬扬,轻盈美丽,从茫茫天海落下,多么神奇。 人人都想有一次变的机会,而我也不例外。 假如我会变,我会变成孙悟空。 为人民照福,创照美好的世界。 有一次,我在天上游玩,无意中,听到了一声轰隆的巨响,然后,我听着巨响飞去,啊。 这一面可悲的场景是多么让人痛心的呀。 山崩地裂,房子倒塌了,许多人都被困在了废墟里面
己的一叶方舟,也开始有了波澜起伏。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篇波澜起伏的故事 《 羚羊木雕 》。 检 查 预 习 抹 泪 攥 着 怦 怦 树 杈 寒 颤 逮 着玩 脸 颊 识字: 解词: 合二而一 伤疤 初 读 感 知 找出记叙文 “ 六要素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用不同符号画出对人物的语言,神态描写句,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品 读 感 悟 分角色朗读: 我、妈妈、爸爸、 奶奶、万芳
有无对应关系呢。 放眼看: 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逆向思维 : 猜想 直线 y=2x 上任取一点, 它的坐标都适合方程 x+y=2 吗。 为什么。 c(3, 1) 特殊性 一般性 (二)突破疑难 其它的点 如何验证。 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有一次生病卧床,看见屋顶上的一只蜘蛛顺着左右爬行,笛卡尔看到蜘蛛的“表演”猛的灵机一动。 他想,可以把蜘蛛看成一个点,它可以上、下、左、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