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上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内容摘要:
(从图表中获得信息,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把读图的一般方法教给学生,认真观察 和解读图像,注意对图像进行联系和比较,结合相应的历史背景,善于想象、合理推断。 在自我体验与他人合作的结合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 教师:点拨、启发,总结。 PPT显示: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对中国的局部侵略战争,抗 日战争从此就已经开始了。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中国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教师: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奋起抗战,取得最后的胜利,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PPT显示:《松花江上》和《东北抗日》音像。 (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东北沦陷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与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 承转: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在我们中国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 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学生:阅读课文和阅读卡,图 7- 5图 7- 58图、 7- 5图 7- 60。 (日本侵略者的几个主要罪行:南京大屠杀、 731部队、轰炸 城市和“三光”政策。 ) PPT显示:《南京大屠杀》和《黑太阳 731部队》音像。 (创设情景让学生直接达到情感的冲击和感 悟。 )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你听到了什么。 你想到了什么。 你更想说了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 (知道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认清日本侵略者 的残暴本性。 )(寻找有效信息,然后展示其获得的信息。 在听其他同学交流展示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想法进行修正补充。 ) 教师:启发、小结。 (我们应该牢记历史教训,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珍惜我们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 )(目标 5) 承转:时至今日 ,日本还不能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却竭力美化自己的侵略历史,一再伤害其侵略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 第三篇章:感悟与升华 学生:阅读课文和图 7- 61。 (史东郎、“历史教科书事件”) 教师:今天。北师大版八上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
相关推荐
. ,画出函 数图象,并利用不等关系进行比 较 . 能力训练要求 ,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 . . ●教学重点 了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之间 的关系 . ●教学难点 自己根据题意列函数关系式,并能把函数关系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系起来作答 . ●教学方法 研讨法 ,即主要由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来解决问题,老师只起引导作用 . ●教学 过程 Ⅰ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 5 系 . 联系:两种解法的步骤相似 . 区别:( 1)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而方程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等号不变 . ( 2)一元一次不等式有无限多个解,而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解 . 例 求不等式 3( 1x)≤ 2(x+9)的负整数解。 三、课堂练习 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们的解集分别表示 在数轴上: ( 1) 5x>- 10。 ( 2)-
bx ax bx ax bx ax 环节四:课堂检测: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分别为 3cm, 7cm 和 xcm,则 x 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_. 三个数 3, 1a, 12a 在数轴上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你能确定 a 的取值范围吗。 解答上一节课开始提出的“烧煤取暖问题” 用若干辆载重量为
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动手 比较 ,形成对质量的初步认识。 (2) 通过观察和操作 ,学会调节托盘天平 ,并会利用它测量质量。 3 情感、态度 与 价值观 (1) 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
能力、自律能力不是很强,在众多的资料面前会不知所措,或盲目学习,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判断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环节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先放三段新闻录像:《消除“非典”病毒 —— 全国杀死两万多只果子狸》、《泰国因禽流感造成四名儿童死亡》、《广东某酒楼的“野味大 餐》 然后我 提出问题:人与动物是朋友还是敌人。 动物和人类能和平共处吗。
“成功教学法 ”的授课模式,分为六部分分别是: 自学、量学、助学、用学、测学、思学。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具体的我是这样做的 自学 首先、明确学习目标,这样可以让同学们知道本节课的任务是什么。 使他们有目标的去学习,知道 “学什么 ”。 其次、告知学习方法让同 学们知道 “怎样学 ”。 具体学习方法如下: ( 1)朗读课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在整体感知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