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传记阅读1筛选并概括文中重要内容内容摘要:

学术成就主要有哪些 ?请简要说明。 ② 这篇文章表现了传主哪些优秀的思想品质 ?③ 从文中看 ,哪几件事对传主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④ 传主的 (精神、品质 ),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 27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确定阅读区域。 认真审读题干 ,审清试题的目的和要求 ,有的试题 ,明确要求 “ 段 ……”, 指明了阅读区间 ,有的试题则没有指明阅读区间。 答题时 ,要仔细推敲试题要求 ,准确把握题意 ,然后依据题意来确定相关的阅读区间。 ,筛选重要信息。 回答问题时 ,在初读原文的基础上 ,快速浏览全文 ,找出与试题相对应的语句。 ,分条组织答案。 筛选出的信息往往有很多 ,它们有的可能是并列关系 ,有的可能是包含关系 ,有的可能是总分关系 ,有的可能是主次关系。 组织答案时 ,要明确信息间的各种关系 ,加工整理答案。 28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用自己的语言分点概括答案 ,不能完全照抄原文 (必须用关键词 ),必须对原文语句进行调整、增删 ,合并相同成分 ,根据要求调整关键语句顺序 ,语句不完整的要增添完整 ,删除比喻性、描写性的语言。 29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第 1~2题。 大家孙瀛洲 当代中国文博界 ,被人称之为专家甚至 “ 著名 ” 专家好像不太难 ,但称得上 “ 大 ” 的不多 ,孙瀛洲先生即是这少数中的一个。 孙瀛洲 1893年出生于河北冀县一个贫苦的家庭。 1900年到北京“ 同春永 ” 古玩铺当学徒 ,后又到 “ 聚宝斋 ”“ 铭记古玩铺 ” 任职。 他聪明好学 ,积累了丰富的文物基础知识。 30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早在 20世纪 30年代 ,孙瀛洲先生就对历代瓷器了如指掌 ,先于他人准确鉴别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以及元代至明代的永乐、宣德、成化、弘治瓷器。 1956年 ,孙瀛洲受聘到故宫博物院专门从事古陶瓷研究、鉴定工作。 面对故宫数以万计的陶瓷藏品 ,孙先生如鱼得水 ,他曾说 :“活到 60多岁 ,没想到还能为人民做一点事 ,内心很乐意接受这一工作 ,并愿意把我几十年在文物认识上的一点经验贡献给祖国的文化事业。 ” 孙先生对自己在古陶瓷鉴定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 ,先后发表了《明嘉靖青花加彩鱼藻罐》《试谈永乐、宣德景德镇官窑瓷年款》《元明清瓷器的鉴定》等有关瓷器研究鉴定的论文9篇 ,文章中归纳的鉴定经验 ,对古陶瓷鉴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故宫博物院工作期间 ,有一次孙先生让人们把宋代官窑、哥窑、汝窑瓷器及一些明清的仿品放在一起 ,他背过身 ,人们打乱摆放次序 ,他闭上眼 ,转过身 ,用手摸 ,一一准确地说出了各自的名称。 31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明清时期的墓葬出土瓷器很少 ,带纪年的更少。 造型不像唐宋及更早期的瓷器那样有相对固定的标准。 明清各个朝代的年限不长 ,瓷器的品种又繁杂 ,连续性又较强 ,因此明清瓷器的鉴定有自己的特殊性 ,对其进行精确的断代是非常困难的。 孙瀛洲先生以明清带年款的官窑瓷器作为标准器 ,把不同朝代的瓷器所具有的不同时代特征排比出来 ,进行研究归纳 ,并将这些 “ 鉴证 ” 提到理论化的高度再用以指导鉴定实践 ,为明清瓷器的科学鉴定奠定了基础。 孙瀛洲先生是我国采用类型学方法对明清瓷器进行排比研究的第一人 ,他使明清瓷器的鉴定从朦胧走向清晰。 32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孙瀛洲先生还是一位真诚待人、诲人不倦的教育家。 身为古陶瓷界德高望重的大专家却从不摆架子 ,热心培养年青的一代 ,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同行。 有时生病在家休息 ,还让学生到家中听讲 ,对年青的一代寄予莫大的期望。 孙老桃李满天下 ,培养出一大批文物鉴定人才 ,其中既有耿宝昌先生这样堪称古陶瓷鉴定 “ 泰斗 ” 级的专家 ,也不乏为数众多、各领风骚的中青年栋梁之材。 孙瀛洲的生活是朴素的 ,平日一身素衣 ,一日三餐也是极其简单 ,每星期只吃一次肉 ——二两猪头肉。 过春节 ,自己动手给孩子们做糖葫芦吃。 可是 ,为了收购绝世珍品成化斗彩三秋杯 ,孙瀛洲当年一掷就是 40根金条。 旧北平古玩商会会长要高价收买 ,孙瀛洲不为所动 ,坚决拒绝。 33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孙瀛洲的子女曾说过 ,觉得父亲好像就因为文物才到这个世界 ,全身心投入到文物当中 ,生活在文物当中 ,就像他只有文物。 据女儿回想 ,视古玩如命的父亲是向来不会让家里人看他的珍宝的 ,常常自己关门把玩甚至忘了吃饭。 私藏丰盛到不可想象 ,但家里的日子却非常简朴 ,她冬天戴的手套都是母亲用袜筒改的。 正是这种对陶瓷的热爱 ,使得孙瀛洲收藏了一大批高质量的陶瓷精品 ,从晋唐名瓷 ,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到明清瓷器 ,无所不包 ,自成系列。 1950年 ,为支援抗美援朝 ,孙瀛洲拿出一批珍贵文物义卖 ,所得款项全部捐献国家。 1956年以后 ,出于爱国热忱 ,孙瀛洲毅然将毕生收藏的 2 900余件文物精品全部捐献故宫博物院 ,陶瓷占 2 000多件 ,其中 25件珍贵瓷器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34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当时国家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说 ,孙瀛洲先生 “ 从学徒到经营者 ,从经营者到收藏家 ,从收藏家到文物鉴定专家 ,从文物鉴定专家再成为文物捐赠大家 ,这是一条自学成才的道路 ,也是由小我到大公的升华过程 ”。 35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相关链接 ① 明清瓷器鉴定有四个要点 :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 ,不同时期的瓷器具有不同的纹饰与色彩 ,掌握住明清两代款识的规律 ,细致观察胎釉的特征。 如果满足于局部的特征相符而失于整体的条件不合 ,或只看外表而忽略器里 ,或但观釉色而不问胎质 ,都是片面的。 所以说造型、纹饰、款识、釉质与胎质等鉴定方法必须同时并用 ,方能收到全面一致的效果。 (摘自《孙瀛洲先生谈元明清瓷器鉴定》 ) ② 孙瀛洲先生捐献给故宫博物院的文物 ,明成化斗彩三秋杯、宋代哥窑弦纹瓶、元代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等 25件瓷器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即国之重宝。 如今 ,故宫馆藏数十万件古陶瓷中只有几百件是国家一级文物 ,这意味着孙瀛洲捐献的藏品奠定了故宫陶瓷收藏的基础。 36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同春永 ”古玩铺当学徒 ,后又到 “聚宝斋 ”“铭记古玩铺 ”任职 ,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孙瀛洲提供了大量文物方面的基础知识。 ,由于采用类型学方法 ,总能先于他人准确鉴别宋代五大名窖瓷器以及元代至明清两代的瓷器。 ,但孙瀛洲采用独特方法进行了研究 ,并最终为明清瓷器的鉴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既培养出耿宝昌这样堪称 “泰斗 ”的古陶瓷鉴定专家 ,也为其他文物鉴定领域培养了为数众多的栋梁之材。 37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受聘到故宫博物院工作激发了他的爱国主义激情 ,最终他用自己的藏品为故宫博物院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答案 解析 关闭 B项 ,原文第四段中说 “ 孙瀛洲先生是我国采用类型学方法对明清瓷器进行排比研究的第一人 ” ,即他采用类型学方法鉴别的只是明清瓷器。 D项 ,并没有 “ 为其他文物鉴定领域 ” 培养栋梁之材。 E项 ,激发孙瀛洲爱国主义激情的并不只是 “ 受聘到故宫博物院工作 ”。 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