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下水调歌头教学实录2篇内容摘要:

渔火对 愁眠” 师:这又是谁的诗。 生众:张继的《枫桥夜泊》。 生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 生 4:柳永的《雨霖玲》“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生 5: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 到夜郎西。 ” 师:(启发)上学期,我们还学了台湾女诗人席慕蓉的 —— 生 6:《乡愁》“故乡的歌是一只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 师:很好。 这些描写月亮或月光的诗句,大家记得非常清楚。 现在,请跟老师再把这些诗句朗读一遍。 (师出示幻灯,带读。 ) 师:大家读得很不错,声音洪亮,吐字清楚。 那么请问,写这些诗句的诗人,想通过月亮或月光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 7:表达思念之情。 师:对。 表达思念。 (启发)是思念 —— 生 8:思念故乡。 生 9:思念 亲人和友人。 师:太好了。 通过复习,大家知道我国的文人常用月亮、月光表达对故乡或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月的词,请看课题。 (师幻灯出示课题) 师:(指示生看课题)“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 —— 生 10:词牌名。 师:对。 这首词有没有词名。 生 11:没有。 师:好。 再看作者。 昨天有哪些同学通过网络或者其它途径查阅了作者的生平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生纷纷举手,师检查) 师:不错,大多数同学都去查阅资料了。 现在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最好 不看资料,凭记忆能说多少说多少。 生 1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最高官至礼部尚书。 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法,被人弹劾“谤讪朝廷”,下狱,先后被贬谪到黄州、惠州、琼州等地。 一生坎坷,飘零不定。 师:讲得很好。 把苏轼的生平概括得既简洁又明了。 (又向大家问)关于苏轼,他介绍完整了吗。 生:(齐声)没有。 师:对,他只介绍了生平,苏轼在文学史上的贡献,谁来补充。 生 13:苏轼的学识广博,他开豪放词风,在散文、诗歌 、词、书法和绘画等方面都很精工。 民间有“苏文熟, 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一说,可见,苏轼在当时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有《东坡乐府》流传于世。 师:两位同学学习态度很好,不仅查阅了资料,还整理出主要内容并能说出来,精神可嘉。 (生齐鼓掌) 师:现在,大家把书翻到 144页,把这首词先朗读一遍。 (生齐读,师聆听) 师:大家读得不错,老师仔细听了,没发现有字读错音。 下面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把 小序读一遍。 (师生同读小序) 师:序中的“兼”字是什么意思。 生 14:“兼”字指所涉及的内容不止一个方面。 师:那我们从“兼怀子由”四个字看, 这首词至少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生:(齐)两个。 师:对。 是哪两个呢。 作者除了怀子由,还怀什么。 请大家结合课文注解,把这首词的意思疏通一下。 (生自读课文及注解) 师:都看完了,看懂了没有,谁能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众生默然) 师:(微笑)没人举手。 那好,我们先把这个问题留着,等词的意思都吃透了,再回头来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请大家把这个问题先记在心里,带着问题来揣摩这首词。 现在我 们先看第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从书上的注解,我们知道这两句词出自李白的《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苏轼为什么要问天。 他真正想问的是“明月几时有”吗。 生 15:好象作者想问的是第二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师:你的阅读能力很强,知道上下贯通来理解诗词。 那老师再问你,“天上宫阙”指的是什么。 生 15:应该是月亮中的宫殿。 师:(微笑向全体)是月亮中的宫殿吗。 (众生默然) 师:大家再看“我欲乘风归去„„”中的“归”字该怎么理解。 生 16:回去。 师:苏轼想回到天上去吗。 (生齐笑) 师:大家都笑了,从你们的笑,我看到了两个字:不是。 那这个归去是回到哪儿去呢。 (启发)大家结合苏轼的生平来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