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上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1内容摘要:
南迁移民图”分解,在此图中叠加入现在 中国政区图,设定动态的闪烁,加深学生的印象并可以更加直观地进行古今地图比较,学会看历史地图; (2)通过学生阅读小字了解江南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 (3)针对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成语故事“闻鸡起舞”,对学生进行从小立志长大报效祖国的教育。 在学生的故事中,引发学生对祖逖的看法。 (学生小议,发表见解。 ) 教师小结,在小节中突出 思念故乡,立志报效祖国勤奋苦练的精神。 (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人生 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历史责任感) (4)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北方人口南迁与南方 经济发展的关系。 (大部分学生倾向北方 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南北方人民在一起互相学习,北方人民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工具,都对南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 (5)联系现今 倡导学生举出当前人口流动的事例,简要说出这些现象的利弊。 教师过渡: 大量人口南迁,南方就没有战争了吗。 引出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 此部分虽然是小字但趣味性较强,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 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1) 动态“进军图”,采用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作为背景音乐,把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中,便于学生对战役的整体把握; ( 2)成语故事“草木皆兵”特别是声音采用了解说、音乐、风声三种声音的合成,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北师大版七上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1
相关推荐
到了五万多平方米。 画分布示意图,同时说明: 遗址北部是公共墓地,东北部是烧制陶器的窑场,南部是居住区。 居 住区四周有宽深各五米的壕沟,用来防止野兽侵袭。 居住区中有一座很大的长方形房屋,是氏族的公共活动场所,四周分布着几十座圆形或方形的小房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 半坡人的生活:生活在这样一个聚落中的半坡人是怎样生活的。 半坡人主要吃什么。 他们怎样获得食物。 他们住的这些房屋是怎样的。
不殆 (10)纸上谈兵 (11)揭竿而起 (12)破釜沉舟 (1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4)四面楚歌 (15)学富五车 (16)三顾茅庐 (17)草木皆兵 (18)风声鹤 唳 3.查找资料,找出下列成语典故的出处。 (1)邯郸学步 (2)东施效颦 (3)东山再起 (4)投笔从戎 (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课后拓展】 4.下面表格类似普通的填字游戏,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相互交叉。
,针对这些新角色就有新的责任。 蓝极速网吧的事件 就证明:人必须为自己的为行负责 学生读 P35 课文加深理解,越多越好,小组内交流 自学检测 (一)选择题 我已经是中学生,能自己处理事情、家长再也无权管我了。 ( ) ( 1)中学生要想正确认识自己,首先要正确认识( ) A、自己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的变化 B、自己的优点、 缺点 C、自己的优势、劣势 D、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
测试 走出教材,迁移发散,你的能耐是不是真的有长进了。 一、单项选择题 13.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决定性战役是 (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 之战 D.长平之战 14.最后推翻秦朝的农民军领袖是 ( ) A.刘邦 B.项羽 C.陈胜 D.吴广 二、填空题 15.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 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 16.公元前 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 ,历史上称为
一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今年刚一入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百年一遇的干旱 ,而进入夏秋季节 全国各地又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从古至今防洪抗旱是政府工作的首要工作 ,因此修 建了许多的水利工程 ,你知道我国有修建了 哪些重大水利工程吗 ? 生 :三峡 南水北调 葛洲坝 小浪底等 师 :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战国 ,我们的先民已经修建了大型水 利工程化水害为水利 ,使人们安居乐业
的代表人物勇于发表自己治国方略的见解的进取精神,初 步认识中国思想发展的脉络。 附一 课堂教学活动实录片断 (班级:初一 (8 )班 ) (一 )课间短剧 孔子讲学 编剧 学生甲 学生甲 饰 孔子 众学生 饰 弟子 (孔子出场,稳重大方,边捋胡子 )(众弟子安静 ) 众弟子:孔先生早。 孔子: (摇头,叹气 )当今世风纷乱,要治理好 天下,我 认为只有两个字――“仁”和“礼”。 (一弟子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