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上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1内容摘要:

的代表人物勇于发表自己治国方略的见解的进取精神,初 步认识中国思想发展的脉络。 附一 课堂教学活动实录片断 (班级:初一 (8 )班 ) (一 )课间短剧 孔子讲学 编剧 学生甲 学生甲 饰 孔子 众学生 饰 弟子 (孔子出场,稳重大方,边捋胡子 )(众弟子安静 ) 众弟子:孔先生早。 孔子: (摇头,叹气 )当今世风纷乱,要治理好 天下,我 认为只有两个字――“仁”和“礼”。 (一弟子站起,拱手问道 ) 弟子:请问孔子先生,什么叫“仁”和“礼”呢。 孔子: (点头,微笑 )这个问题提得好。 “仁”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谦让,和睦相处。 “ 礼”就是人的行为规范要符合社会要求。 另一弟子:弟子不明白。 怎么样才能做到“仁”。 孔子:仁者爱人,不但要爱自己的亲人,也要爱天下所有的人。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摇手 )千万不可强加于人。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此乃仁也。 另一弟子:那请问怎样才能做到“礼”呢。 孔子 : (捋胡子 )不同阶层的人要加强个人修养。 国君要有国君的风度,大臣要有大臣的 忠诚,长辈要有长辈的表率,晚辈要有晚辈的顺从。 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样人人循规蹈矩,岂不天下太平。 众弟子:弟子明白了。 因 材施教 编剧 学生乙 学生乙 饰 孔子 学生丙 饰 曾参 学生丁 饰 子路 孔子: (在书塾席地而坐,正津津有味地看书 ) 子路: (匆匆忙忙地跑进来,停不住脚步撞在书桌上,把桌子上的东西全弄翻了,书简也掉在地上 孔子: (把手中的竹简放下 )子路,何以如此匆忙,是否有要事找我。 子路: (气喘吁吁地 )孔先生,有一个诸侯国的国王,请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去否。 孔子: (严肃地看着他,摇了摇头 )请三思而行,考虑清楚再去。 子路: (点了点头,急急忙忙地冲了出去 ) 孔子: (捧起刚才未读完的竹简,又细细地品味起来,无意中看到曾参在门口踌躇地走着 )曾参,你有什么事找我。 曾参: (吞吞吐吐地 )我,我有一件事想请教您,有一个诸侯国的国王,想找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是去还是不去。 孔子: (毫不犹豫 )快去,快去,不要耽误了时间。 子路: (又冲进书塾 )我和曾参的问题一样,为什么您的答复却不同。 孔子: (面带微笑,点了点头 )曾参性子慢,做事诸多犹豫,我叫他快去,是不想他错失了良 机。 你的性子急,做事匆匆忙忙,不加思索,我 叫你三思而后行,是不想你因太性急而误了大事。 子路和曾参: (认同地点了点头 )我们明白了。 (二 )课间辩论:儒、道、法三家辩论词选 学生A:我赞同儒家思想,儒家主张“以德教化人民”,我觉得是正确的。 因为如果像法家一样强调法治,就会导致暴政,不得民心,秦朝不就是因为严刑苛法而灭亡的吗。 历史上推行暴政的独夫民贼,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天下太平。 学生B:治国之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