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全单元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我们播种春天 一、设计意图 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组织儿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种植活动和种植小实验,有利于激发儿童参与种植活动的兴趣,观察、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培养儿童亲近自然、爱护植物的情感,增强了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所以,设计了“我们播种春天”这一主题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春天是种植的季节, 愿意参与种植活动。 2.懂得树是人类的好朋友 , 能用实际行动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和美化环境。 3.初步学会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了解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及所需的基本条件。 4.学习种植的基本方法,学会栽培常见花卉的简单技能。 三、教材图解 “我们播种春天”这一主题活动在教材中共有 7 页。 ( P16— 22)。 P16 画面上本部分呈现了植树节,儿童参与植树的情景,下半部分呈现的是小朋友爱护与破坏小树的行为。 上本部分的图画的内容,意在引发儿童主动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种植活动,下本部分的图面内容,意在引导儿童思考怎样对待小 树苗,鼓励儿童以实际行动爱护小树苗。 P17的画面上本部分,意在引导儿童用秋天收集下来的种子亲自动手种上自己喜欢的植物。 画面的下本部分,目的是让儿童了解种植的基本过程,引发儿童动手尝试。 P18— 19画面呈现的是儿童的观察日集合儿童正在进行观察记录的情景,意在引导儿童观察自己喜欢的职务,并学习记录其生长过程。 P20画面呈现的是各种不同的栽种植物的方式方法,力图让儿童借助这些资源,启发儿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栽种植物。 P21— 22画面呈现的时刻学校实验系列活动,意在启迪儿童通过小实验比较不同条件下的植物生长的 情况。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并学习简单的实验方法。 教师在组织开展“我们播种春天”的主题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活动加以考虑: 四、活动建议与指导要点 1.植树造林好处多 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儿童理解“植树节”的意义,知道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懂得爱护树木。 在教学或活动中应注意: ①可引导儿童通过调查、访问或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获得有关“植树造林好处多”的信息。 ②可结合“植树节”,引导儿童结合自身的经验和所获得的信息资料说一说树木对人们生活的益处。 在这一活动中,要避免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应以小组活动为基本 方式,让每个儿童均有发言的机会。 小组交流后,可以进行全班性的集体交流汇报,也可以启发各组儿童将收集来的资料、图片或照片进行分类整理,布置“植树造林好处多”的展板。 引导儿童相互观赏,进一步了解植树造林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 ③可带领儿童参加学校的植树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引导儿童建立自己的种植园、苗圃或自然角等。 2.校园植物小卫士 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增进儿童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并逐步转化为日常的行为。 ①可以组织儿童谈谈平时观察到的不爱护花草树木的现象。 ②鼓励儿童讨论如何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爱护花草树木。 ③创设条件,让儿童把爱护花草树木的愿望落实到行动上,如引导儿童制作各种护花、护草牌,设计宣传卡,宣传板,开展“爱护树木”的宣传活动。 注意事项: ①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启发儿童将这一活动从学校扩展到家庭和社区中,如在生活小区中发现一些小朋友破坏花草树木的现象,应及时阻止或加以提醒。 ②教师应注意观察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及时加以提醒,促使儿童把爱护植物的愿望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3.让秋天收集的种子都发芽 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发儿童用秋天收集到的种子亲自 动手进行种植。 由于秋天到春天的时间较长,许多孩子往往找不到自己收集的种子,因此,活动前,教师要提醒儿童找一找秋天收集的种子放在哪里了,找到它并带来学校。 活动中,要引导儿童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收集了什么种子,启发儿童比一比,谁收集的种子最多、最好,自己想种什么植物。 在此基础上,启发儿童运用冰淇凌盒、可乐瓶、饼干盒等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品种植。 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在校园内专辟一块种植园,让儿童体验与自然和泥土亲近的真实乐趣,并学习相互合作。 在组织这一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 2个问题: 一是注意让每个儿童亲自动手 ,参与种植,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真实的体验。 二是种植前,应帮助儿童选择自己熟悉的、喜欢的、生长较快的植物,并在技术上给与具体的指导,以便能提高儿童种植的成功率,激发儿童种植的兴趣和成功感、自信心。 4.小实验 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儿童学习科学小实验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态度。 可以结合“让秋天收集的种子发芽”这一活动同时进行。 当孩子们种下种子后,提醒他们精心照料,定期浇水,并进行观察,如看看土层厚薄与种子发芽快慢的关系,浇水多少与种子发芽的关系,同时,要引导儿童学习用各种方法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也可以 组织儿童开展专门的植物生长科学小实验,引导儿童通过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