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内容摘要:
置的气密性(导管末端 先入 水,手握容器看气泡)。 2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内(如以 KMnO4 制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KMnO4粉末进入导管) 3固: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要夹在试管中上部) 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给试管均匀预热,然后集中在试管有药品的部分加热) 5收:收集气体(满水无泡倒立水中,排水充气,取出水中) 6移:把导气管移出水面(防止先熄灭酒精灯,引起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热的。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相关推荐
过哪些物质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镁)反应现象是什么。 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下面这几种物质和氧气反应有何现象。 [板书 ]:二 .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 ]:演示 [实验 1— 2]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 ]: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碳 + 氧气 → 二氧化碳 C + O2 → CO2 [实验
特点就决定了化学与生活实际是密切相关的。 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我采用了 攀登喜马拉雅山的图片,并设问,如果我们要去攀登喜马拉雅山,我们应该带哪些必备用品。 结合学生的回答,从学生了解氧气可供给呼吸 来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 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确立从生活走向化学的学习思路。 (二)、讲解新课,探究新知 新课的讲解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
重组 O2 H2 分子 原子 新分子 (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 讲 解 当水分子分裂、消失的同时水的性质还存在吗。 当氧分子、氢分子产生的同时氧气的性质、氢气的性质也随之而表现出来了。 所以分子是 „„„ . 板 书 二、 分子 原子 分子 : 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 一种 微粒。 讨 论 由上图你们可获取那些信息。 补充讲解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不再继续分裂
[讲解 ]:本实验装置有几处连接口,若装置漏气将影响气体产量,故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讨论 ]: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操作 ]:导气管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若有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气密性良好 3.装药品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随气流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讨论 ]:如何处理 和装入固体试剂。 药品为什么要平铺于试管底部。 [讨论 ]:如何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 [操作 ]
部分物理性质) 【提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 【 演示 】 书上实验 6— 5 【小结】通常 状况下, 1体积水中能溶解 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 学生完成书 P114表 【板书】二 、二氧化碳的 化学 性质: 【演示】 书上实验 6— 4 现象: 两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且下面的火焰先灭。
(2)形状多种多样。 2. 杠杆中的几个名词。 (1)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 O)。 (2) 动力 : 使杠杆转动的力 ( F 动 或 F1) (3)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F 阻 或 F2) (4) 动 力臂:支点到 动 力作用线的距离 (L 动 或 L1) (5) 阻 力臂:支点到 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