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选修改造我们的学习教案内容摘要:
“这个意思”指什么。 生:指上文谈到的存在的“缺点”。 师:既然上文已谈到诸多“缺点”。 这里为什么还要反复说明。 是简单重复吗。 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在对比中强化论证,使之更充分深入。 师:是的。 第二部分只是谈了党内存在的缺点和现象,还没有深入挖掘这些缺点及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第三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升 到理论高度加以剖析。 又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用“对比论证”将主观主义学风与马列主义学风对举,黑白分明,是非益彰,旗帜鲜明,突出了“改造我们学习”的重要性、迫切性。 这一部分精彩语段迭出,多用对偶、排比、层递等修辞,整散结合,读来铿锵有力,酣畅淋漓,气势夺人。 请一位同学朗读“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生:( 读)。 师:这幅对子形象地刻画了哪类人。 生:只会背诵马列主义教条,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徒有虚名,而无实学的主观主义者。 师:是的。 要把这幅对子会背会写。 写议论文,最难的是见解上的创新。 本文最大的创新就是提出了著名的“实事求是”原则。 请一位同学读:“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 ‘的’就是中国革命„„‘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生:(读)。 师:“实事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原注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 毛泽东的贡献并不在于对这个词作了现代化的通俗解释,而在于把它提出来 作为一个普遍性的原则。 最初是在这篇文章中提出来作为学习态度的最高原则,后来又进一步发展为思想和行为的原则(邓小平又把“实事求是”发展为党和国家制订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可以说,“实事求是”就是务实精神,是本文的主旨精神和灵魂。 提出“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给全党改造学风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1。 学生思考:文中“这个意思”指什么。 2。 请一位同学朗读“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 结合邓小平的《讲讲实事求是》一文, 对照阅读会有更深的认识。 邓文中反复强调这一原则,并有了新的发展。 也提到延安整风运动和毛泽东的三个报告,其中就有《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 齐背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解释。 生:(齐背)。 师:第三部是“分析问题(本论)”中的重要部分,大家将此部分散读一遍。 生:(散读)。 将此部分散读一遍。 生:(散读)。 3.布置作业 文章说:“我们走过了许多弯路,但是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 ”请结合这句话,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议论文。 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议论文。 第三课时 李金 贵 课 题改造我们的学习课时 1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识记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中成语的含义。 能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找出论点,分清文章的引论。北京版选修改造我们的学习教案
相关推荐
cm b=5 cm c=6 cm d=10 cm ( 3) a=1mm , b= , c= , d=4cm。 (二)课堂 探究活动 ,归纳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完成目标二 ( 1) 思考 : 1:若 a,b,c,d 四个数满足 dcba , 那么 ad =bc 吗。 与同伴交流 .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两边同时乘以 ( ) ,得 ad=bc, ( 2) 思考 2:若 ad =bc (a,b,c
__________ **********************************教学内容 ************************************* 一、 复习检测 (学生对照图回答 ) (1)在△ ABC 中,点 D、 E分别在 AB、 AC 上, DE∥ BC, AD=3, BD=2,则 AE: CE=___;CE: AC=_____; BD: AB=______。
边形ABCDEF. 下列每组图形的形状相同,它们的对应角有怎样的关系 ?对应边呢。 (1) 正三角形 ABC与正三角形 DEF。 (2) 正方形 ABCD与正方形 EFGH. 解 :(1)由于正三角形每个角等于 60176。 ,所以∠ A=∠ D= 60176。 ,∠ B=∠ E=60176。 ,∠ C=∠ F= 60176。 . 由于正三角形 三边相等,所以 AB:DE=BC:EF=CA:FD
师生齐读文字:知道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文字:弘扬孔孟) 师:我们解读孔孟,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专家指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孔孟思想,你同意吗。 生:同意。 因为它是古代 文化的精华。 “以时入山林,才木不可胜用也;数罟不入於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生:推崇孔子的“仁”
已,这种推论就带有强迫性。 4.何谓“低水准平等 思想”。 低水准是指生活水平低。 如“乐岁终身饱”,但求吃饱肚子而已,这个生活水平是很低的。 5.“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也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有时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说的一样,‘尽信书不如无书’。 ” —— 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孟子》和《四书》全部都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叫冯谖的人,生活贫困,养活不了自己,他让人转告孟尝君,说愿意到孟尝君门下作食客。 孟尝君问:“冯谖有何爱好。 ”回答说:“没有什么爱好。 ”又问:“他有何才干。 ”回答说:“没什么才能。 ”孟尝君笑了笑,说道:“好吧。 ”就收留了冯谖。 那些手下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所以只给粗茶谈饭他吃。 过了没多久,冯谖靠着柱子,用手指弹着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 ,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没有鱼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