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一上分类、比较教学设计3内容摘要:
小动物分成了哪两类呀。 三、让学生选择分类标准来分类。 [使学生能按照制定标 准来进行分类。 ] 1. 看,这儿是哪儿。 有几种交通工具,都有什么呀。 2. 那你们能不能把它们分分类呀。 把这些交通工具放在它合适的位置上,和你的小组同学动手贴一贴。 3. 汇报:你们都是 怎 么贴的,为什么。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分类,并在此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 4. 说的真不错,虽然这些都是交通工具,但因为它们主要行驶的地方不同,就可以把它们分成空中飞的,陆地跑的,水中行驶的这三类。 四、感受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活跃学生的思维,逐渐体会在不同标准下的结果的多样性。 ] 1. 大家看,这是什么呀。 你们能不能把它们分分类,看看可以怎样分。 和你的同桌说说,然后向老师汇报。 2. 哪 些是水果。 哪 些是蔬菜。 3. 他说对了,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 谁再。北京版数学一上分类、比较教学设计3
相关推荐
学习生活中也有数学存在。 2. 使学生运用分类方法有顺序的整理学习用品,能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3. 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 教学过程: 说说自己的书包里都有什么。 把书包和本、文具盒摆在桌子上。 1. 独立整理在桌子上摆放整齐
来做游戏吧。 2. 小组活动:钓鱼 、 投准。 3. 全班交流:每人在 3 项游戏中分别 得 了多少分,根据各项游戏的每次得分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 对 各小组的统计图进行汇总,并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二、练一练: 1. 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2. 说一说: ( 1)哪样东西最多。 哪
成。 二、自主发现: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在别人说的时候,其他人要注意听,看他和你发现的是不是 一样的,等他说完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谁先来。 ( 引导学生在汇报的时候要加入景物的数量 ) 师:刚才大家不仅观察的仔细认真,说的也特别好。 可是,如果没有见过这幅画的人听了你们的介绍,他能明白这幅画的样子吗。 如果想让他们更清楚些,你觉得该怎样观察。 又该怎样汇报呢。 (
才能 又 快又不漏掉 呢 ?可以边摆边说,摆完后,和同学互相说一说。 小 小 组合作:组员交流各自的分法。 全班交流 : 指名到实物台展示 ,一个人摆,一个人带着说 8 的分与合。 看到 8的分与合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左边越来越大,右边越来越小。 为什么 ? 移过去的。 移补的思想,总数不变。 现在我们来看看 8 的分与合有几组。 7 组 你们猜对了吗。 你们真会动脑筋 ,
)求什么。 (一共有几条小鱼。 ) 1. 教师讲解: 像这样把 2条鱼和 1条鱼合并起来求一共有几条鱼 , 我们就用加法来计算。 2. 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3. 说明加号“ +”的写法和读法。 4. 说明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以及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提问: 2和 1分别表示什
、可上下。 ( 1+ 3= 3+ 1= 4 3+ 2= 5 2+ 3= 5) 说一说: 看看这两幅图的意思,在组内说说,然后 再 组内交流,注意语言的表达。 生:(观察→讨论→汇报) ( 1)有一只小猴正在荡秋千,另一只猴妈妈抱着一只小猴,一共有几只猴子。 ( 2)有 3 个钩子上挂着水壶,有 1 个钩子上没挂水壶,一 共有几个钩子。 ( 3)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