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扩展语句2内容摘要:
)答题技巧 附加成分,修饰限制 例 1:扩展下面语句,要求 突出梅花不畏严寒 的品格。 梅花开放。 如: [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 ], [当冰凌高挂悬崖的时候 ], [当百花纷谢凋零的时候 ],梅花 [迎着风雪,带着微笑,悄悄地 ]开放了。 2.根据要求,描写渲染 例 2:扩展下面语句,使其 生动 、 具体,字数在 70个左右。 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 补充附加成分我们只能写成“ (什么样的 )琴声 [怎么样 ]吸引了许多 [什么样的 ]路人 [怎么样地 ]驻足倾听,听得 怎么样 ”。 这样写还不能写出具体和生动来,我们还需要对琴声怎么那么吸引人进行一番描写和渲染。 如:优美的 《 梁山伯与祝英台 》 小提琴协奏曲, 轻轻地飘出小白楼的窗户,穿过蒙蒙细雨,撒落在林间的小路上。 许多行人 情不自禁地 停下了脚步,听得 如醉如痴。 3.瞻前顾后,填补空白 例 3:仿照画线的句式扩展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并在扩展的三句后面加一句 抒情议论性的话 作收束。 童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 童真的爱的目光 下, 一只蝴蝶就是一只凤凰 , , , ,。 参考答案: 一朵轻云就是一条飞毯,一棵老树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老人家,一湾小河就是一个无比欢乐的海洋。 啊,多么令人难忘的童年。 对于要求以一个名词为重点的扩展题 (如以“歌声”“起跑线”为重点 ),要使其成为重点可以从形式上和内容上把握。 在 形式上 让这一名词作 陈述中心 (主语 ),在 内容上 可以强调这一名词的 重要作用。 例 4: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真挚优美的 歌声 仿佛在讲述三年的学习历程,将我们 带入了对往昔岁月的美好回忆之中。 例 5:田径场上,那条富于神秘色彩的白色 起跑线 一时间 成了 运动员们迈向成功的 起点 ,亿万观众关注的焦点。 四、讲究方法,突出重点 例 6:考试前夕,我听着那时而如溪,时而若泉,时而似海的优美 歌声 ,逐渐消除了心中的紧张。 例 7:田径场上,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条细细的 起跑线上 —— 那是运动员 奔向胜利的起点。 (三)注意事项 1.扩展后的语句应体现完整而明确的思想,使原语句的意思表达得更充分、更丰富。 并符合题目要求。 2.内容要前后衔接自然,连贯有序。 3.情感色彩一致,语境统一。 4.语言形式符合要求。 5.多用手法,增强意蕴。高考语文扩展语句2
相关推荐
十二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 二、解决问题。 ( 1) 某校有男生 500人,女生 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 2)某校有 男生 500人,女生 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 3)一
况的基础上,引出倍数的概念,并通过12247。 3 说明倍数的概念。 2. 提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他两个算式中倍数关系的要求。 先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全班互说。 三、 尝试应用 1. 出示课本四道题,提出要求,让学生自主判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判断。 2. 全班交流判断的结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
学素养。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理、用数据描述信息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体会统计在描述信息、表达信息方面的作用,培养用数据说明问题的态度,发展统计观念。 6.加强“数”与“形”间的联系 ( 1)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 2)加强数、形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用图形描述事物的初步经验。 ( 3)在用几何图形表示数据的过程中,建立数形之间的联系。 三、教改设想 (一)评价创新
) 温故 而 知新 ( ) ( 7) 水落 而 石出 ( ) 表承接 表并列 表承接 表修饰 表并列 表转折 表并列 “于”的常见用法。 A .介词 , 引出动作的处所 、 时间 、 对象 、 方式等 , 可译为 “ 在 ”“ 到 ”“ 向 ”“ 从 ”“ 对于 ” 等。 如:尝射 于 家圃 ( 在 ) 移其民 于 河西 ( 到 ) 贫者语 于 富者曰 ( 向 ) 若所市 于 人者 ( 给 )
节悲歌 ,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讴:唱歌) 课堂演练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于是向老师道歉请求返回,一生不敢再提回家的事了。 注意文言通假现象 例句 本字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君子生非异也 因击沛公于坐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影 性 座 旨 余病,谒医视之,曰 :唯伏神(中药名,外形像芋 )为宜。 明日,买诸市
一样 名作状 像蜜蜂一样 五 .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 其 ”“ 之 ” 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如: “ 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 中的 “ 亡 ”“ 北 ” 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往往有得 收获、心得 ③作有利于时 ,制有便于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