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七上25有理数的加法内容摘要:

的评价 说明即可。 学生尝试小结,疏理知识,自由发表学习心得,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 问题: 法则: 例题: 练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很牢固地掌握了正数、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因此不必要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习这些旧知识上,而应以 活动课的方式展开本节课的教学。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实际上是一种规定,要让学生经历从问题情境中得到算式并体验规定的合理性,同时鼓励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运算法则。 在教学过程中,体 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表达与交流,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在掌握知 识同时,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有理数的加法(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综合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及加法运算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公式的简洁美,对称美。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二、教学重点: 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三、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 四、教材分析: 本节是有理 数的加法的第二课时,它是在有理数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简便运算的一种方法,为以后进行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因此,这一节在本章中占有不可取 代的位置。 五、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法 六、教具: 幻灯片 七、课时: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师出示幻灯片一: 计算: ( 1)( 17) +( 7) ( 2)( 12) +9 ( 3)( +) +(+) (4)()+ (5)++() (6) )31()21()32(21  教师引导学生看第 5 小题中, 和 么关系,能不 能把它们结合 在一起;第 6小题中 21 与 21 有什么关系; 31 与 32 是同分母的负分数,能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吗。 如果能,请学生回忆一下 ,这符合什么运算律。 师出示幻灯片二 提出问题: 计算 学生回答前四小题,笔算后两个题材,然后找学生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