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历史八上抗日战争的胜利内容摘要:
略者获得最后胜利。 生:回答略。 师: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 (板书) 2.中共七大 师:抗战时,代表中国的是哪一个政府。 它对中国的统治好吗。 抗战胜利后还能让这个政府统治吗。 生:回答略。 师:抗战时,国民党执政的国民政府统治中国。 抗战胜利后不能让这个政府再统治中国了,需要新的政权机构领导中国走向光明的前途。 这个重任交给谁呢。 当然要经过讨论才能决定。 所以,一次 大会的召开迫在眉睫。 (板书) ( 1)时间: 1945年 4月 (板书) ( 2)地点:延安 (板书) ( 3)召开的 原因: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解决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前途问题。 (板书) ( 4)会议议程 :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提出必须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 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选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板书) ( 5)召开的意义: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最要的 一次大会。 师:为什么说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冀教版历史八上抗日战争的胜利
相关推荐
对外开放的格局: 对外开放的窗口 在希望的田野上 二、合作探究 (难点升华) 1. 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及主要任务。 2. 怎样理解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经济体制 的四次调整。 三、课堂反思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实战演练 ( 2020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2.邓小平对判断改革的标准的认定是 ( ) ①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②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③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 是否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 ④ 3.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点的历史人物是 (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江泽民 D.邓小平
交流体会,培养情感 请大家打开书本,看一看,想一想,在哪些场合会出现国旗。 为什么会出现呢。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后,师出示投影片) 我们平时还会在哪些地方看到国旗与国徽。 为什么会出现国旗与国徽。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将网上下 载的图片与学生作交流) 总结 :国旗、国徽都是国家的标志和象征,它代表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尊严,每一个公民都要尊重和爱护。 第(二)课时 活动一:学唱国歌,练升国旗
卷,第 251 页。 ) 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 查理一世是詹姆士一世( 1603~ 1625 年在位)之子。 詹姆士一世统治英 国期间,依靠封建贵族和国教(由改革天主教而形成的一种新教,但保留前者大部分教义)教士来加强封建专制统治。 他宣扬君权神授,宣称: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还说什么“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应居于法律和议会之上,不受世俗法律限制。
同英、荷、奥、普联军大会战,给敌人以决定性打击。 到 7 月,外国干涉军已全部被赶出国境。 另外还平息了保王党的暴乱。 形势出现好转以后,雅各宾派内部出现意见不一。 丹东派在 1793 年秋 冬主张放松恐怖统治,埃贝尔派则主张更严厉地推行恐怖政策。 罗伯斯庇尔在 1794 年 3~ 4月间先后镇压了两派领导人。 7 月 27 日的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政权。 11 月,热月党封闭了雅各宾俱乐部。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 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江南地区的开发》)回答。 一、经济重心的南移 过程 原因 “经济南移过程示意图” 本环节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一方面了解抽象知识, 另一方面学习分析和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制作 “知识示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板书(课件展示) 预期效果 点评,小结(展示表格)。 注意对照自己的回答,查漏补缺。 表格一: 自然条件 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