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内容摘要:
所以 称这次战争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鼓励学生讲 亚罗号和马神甫事件,导入战争过程。 放映幻灯片( 3):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概况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上, 用活动箭头描述战争的轨迹: 用由下到上“飞入”的动态效果 , 把《军舰上老虎发炮》的图片设置在珠江口,然后显示“ 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之后,用“擦除”的动态效果从广州沿所经路线的方向 设置 箭头,表示英法联军从广州进攻到天津。 之后,显示“ 1858年,俄美英法迫清 签订《天津条约》”。 再后,把箭头从天津连到北京,显示“ 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并 火烧圆明园。 迫清签订《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 放映幻灯片( 4): 然后由学生按提示归纳战争概况。 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起讫时间: 1856年 10月 — 1860年 10月 发 动 者: 英国、法国 (一)概 况 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重大事件 1858年, 《天津条约》签订。 1860年, 火烧圆明园。 1860年, 《北京条约》签订,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结 果: 中国战败,毁掉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 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二)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火烧圆明园 讲圆明园时,先由学生介绍课前准备的有关圆明园的建筑特点、布局构成、珍贵文物等。 然后师生补充。 放映幻灯片( 5) : 圆明园的重要景点《谐奇趣》《大水法》《远瀛观》等。 让学生认识到圆明园是东方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在世界园林中的地位价值很高。 圆明园本身就是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 紧接着 , 放映幻灯片( 6, 7) : 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剪辑 ( 揭露 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配以解说,激起学生的仇恨和惋惜 ),圆明园的残迹。 放映幻灯片( 8): 法国大作家雨果关于谴责英法联军暴行的一段话。 然后由学生列举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 并 分组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不阻止英法联军抢劫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被烧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 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一次犯罪。 同时,也说明了清朝统治腐败衰弱,没有能力继续统治了。 圆明园的烧毁使 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损失殆尽, 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它使 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 气焰更加嚣张 , 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从而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生答完后,老师给予简评。 然后 由学生按提示归纳火烧圆明园的知识要点: 放映幻灯片( 9): 火 烧 圆 明 园 时间: 1860年。 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损失殆尽, 纵火者: 英法联军。 影响 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 侵略者的暴行: 烧杀抢砸,无恶不作。 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 张。 放映幻灯片( 10): 引导学生思考: “当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劫的时候,俄美充当了什么角色,他们在中国有那些侵略活动。 ” 学生答后,老师指出:俄美在战争中充当了帮凶的角色,取得了与英法差不多的侵略权益。 俄国还乘机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沙俄趁火打劫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放映幻灯片( 11):《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简表》 和 《沙俄侵占中国领土形势图》。 ,说明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以后,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割走了中国哪些领土,并在图上找出来。 学生答时,老师分别用绿色、黄色显示《中俄瑷珲条 约》和《北京条约》所割占的领土。 用泥土色显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割占的领土。 之后用两头熊分别踏在东北西北沙俄所占领土上。 《中俄尼布楚条约》划给中国的领土,并说明这些领土与《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割走的领土有什么关系。 然后,以前后左右的同学为组 讨论“为什么康熙皇帝在位时,沙俄与中国签订平等条约,比较合理地划定了中俄东端的边界,而咸丰皇帝在位时,沙俄却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蛮横强占中国领土。 ” (前者强,后者弱) 沙俄割占中国领土 的知识要点,并思考 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学生答后,老师小结。 放映幻灯片( 12): 时 间: 十九世纪中后期 沙俄侵占 主要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领土 范围面积: 在中国东北和西北占领 150多万平方千米。 影 响 俄国 割占中国领土最多,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主权。冀教版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
相关推荐
教师:面对如此苛刻的条款,仍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政府如何对待。 学生:拒绝。 教师:修约失败后,列强叫嚣要以战争来对付中国人。 但是战火并未立刻燃起,而是等到1856 年。 英法为何选 择 1856 年。 学生:因为找到了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的“马神甫事件”。 (对两个事件进行简单解释) 教师:英法此时结束了与俄国的克里米亚战争。 中国处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内乱中也为英法提供了时机。
遭到日本军 舰袭击,北洋水师提督 奋勇迎击敌舰。 “致远”号管带 开足马力,向“吉野”号冲去,全舰 官兵壮烈牺牲 ( 2)黄海海战后,北洋大臣 命令北洋舰队躲入 基地,“避战保船”,日军由此夺得黄海制海权。 ( 3)威海卫战役: 1895年 全军覆没。 三、中日《马 关条 约》(重点、难点,讲述了条约的签订、内容和影响。 ) ( 1)签订时间: 年 ( 2)签订双方:中方代表 ,日本代表。 (
人日记》的同学给大家简要介绍其梗概及主题思想。 教师对学生的介绍给予点拨,指出鲁迅先生借狂 人之口喊出了“封建礼教吃人„„救救孩子”的呐喊。 用什么来救孩子。 用旧道德行吗。 这样让学生自然得出新文化运动的又一项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设计意图:即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自然引出新文化运动的一项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并深化了学生对此项内容的理解。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设问
(板书) 二、抗日救 亡歌曲演唱 1.《毕业歌》 (教师介绍歌曲产生背景)你们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又了解多少呢。 特别是 1931 年“九一八事变”,东北 3000 万同胞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之下, 不久 华北又告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1937 年日本又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生 死存亡的关头。 全国各界群众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一首首唤醒民众抗日救亡
湖北十堰) 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A.甲午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抗日战争 5.( 2020山东莱芜) 出现 右 图的场面是因为 ( ) A.百团大战振奋了人心 B.台儿庄大战 沉重打击了日军 C.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D.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6.( 2020浙江台州)假期里,阳阳同学观看了以下四部影视剧
人物 结果 意义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1. 我的问题:(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探讨) 2. 我们的问题:(大家共性的问题,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向全班同学推荐有价值的 问题) 3. 老师的问题:(大家分析讨论,群策群力,看谁表现更精彩) ( 1)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 ( 2)在十年内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