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七上第一单元七子之歌1内容摘要:
现形式:( 1)旋律线的进行。 如:上行中的大跳 5 3,下行中的 3 21 65。 ( 2)节奏中的休止符。 ( 3)速度、力度变化。 ( 4)演唱状态。 如歌的朗诵歌词。 演唱歌曲;和伴奏带。 三、听赏《 1997 天地人》序曲 教师导语: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抒发了爱祖国、爱人民的主题。 如今,爱的内容更宽泛,意义更深远。 一个正直的公民,不仅 要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而且要爱世界、爱人类、爱地球。 听赏交响曲《 1997 天地人》序曲(不出示标题,为下节课做铺垫)。 第 2 节课 一、欣赏交响曲《 1997 天地人》序曲 音画同步:在音乐声中出示作品的标题和香港的夜景图像,提示同学去想象音乐的意境。 简介作品:交响曲《 1997 天地人》是中国旅美作曲家谭盾创作的, 1997 年 7 月 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 演。 全曲共分天、地、人三个乐章,庄严壮丽的古代编钟声;天。人音版音乐七上第一单元七子之歌1
相关推荐
对茶有了解嘛。 (请生简单说说)。 六、 好,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 看看 采茶 的场面。 (出示采茶课件)。 七、 请同学们起立跟老师一起去采茶吧。 (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采茶律动,此律动要将后面的“去采茶、采茶、放茶、擦汗”等动作融入进去,) 八、同学们都学会了如何采茶,也体会到了采茶的辛苦。 大家都知道,单纯的劳动是很单调乏味的,让我们为采茶增加点乐趣,一起来欣赏一下关于采茶的歌曲吧。
刚练习完听辨两个单音的不同音 高后,如何让学生凭听觉画出图形谱。 如果让你老师画,你准备怎么画。 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区分不同的演唱形式。 领唱:一个人划船;齐唱:集体划船;合唱:分两组,一组站着划船,一组坐着划船。 ( 1)聆听乐 听一听,唱一唱 表演唱 《噢。 苏珊娜》 初听全曲,感知音乐 交流讨论 画一画 教学设计续页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区分不同的演唱形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一只鸟仔》 师:咦,大家发现没有,老师为什么说 “ 鸟仔 ” ,不说小鸟呢。 师:这个仔是台湾人民对男孩子比较亲切的称呼,表示他非常阳光,有朝气。 (指生姓名,叫 X 仔) 师放音乐, 师:听,这只小鸟在用这样的节奏在跟大家打招呼呢 x x︱ xx xx︱ xo xx︱ xo o︱。 (学生可以模仿自己喜欢的鸟叫声,如 唧唧,渣渣,呱呱咕咕等) 师
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附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放在前面称附点四分音符。 我们学一下模仿蝉的叫声 “知 .了 ”所以蝉又名 “知了 ”。 “知了 ”的鸣叫就是带附点的。 ,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 唱第一声部的前 8小节曲调。 (1)设问:这 8小节的曲调的节奏有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 ? (2)我们一齐拍打一下它的节奏。 (3)慢速度地把音符唱着试试
表演歌曲的处理。 三、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小鸟小鸟》 分声部演唱歌曲。 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欣赏《致春天》 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 作品的创作背景为导入: 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 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初步聆听,想: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 复听
放驴的劳动生活。 农民们对影响其耕种、运输等劳动、生活需要的驴子十分珍爱,对驴子的各种动态、叫声也由衷地产生喜悦之情。 其次,这首乐曲也源于河北的民间歌舞 —— 地秧歌 “ 跑驴 ”。 因为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与节目中民间表演 “ 跑驴 ” 的内容十分相符。 它们都是那样地欢快、活泼、诙谐、粗犷,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景象。 同时,乐曲的律动又与 “ 跑驴 ” 的舞蹈动作十分吻合。 根据以上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