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及学案内容摘要:
为什么新中国交通发展具有多层次性。 答: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受具体环境的影响,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在现 代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合作探究 : 中国交通工具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二) 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板书) 邮政通信的发展: (板书) ( 1)背景: 19 世纪中叶,中国处于依靠驿站和民信局来通信的 落 后 状 态。 [第二课堂 ] 驿站 :亦称“置邮”,是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车马的处所。 ( 2)过程: (问)阐述中国邮政通信的发展历程。 答:①开始: 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② 1896年改为正式办理,通信范 围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商埠和中心城市。 ③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扩展。 ④ 1949年 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电信事业的发展: (板书) (问)中国的电信包括哪几个部分。 答:电报和电话。 (问)电报和电话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如何。 ( 1)电报:①有线电报: 1877年,丁日昌在福建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随后几年,中国电报线路遍及 18个省,沟通了各大城市与边疆之间的联系。 ②无线电报: 1906年创 设。 到 1932年底,除了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 2)电话:①传入: 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②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人民版历史必修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及学案
相关推荐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农民生产的东西, “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 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的过于集中和单一形式。 ( 3)意义:变革、调动、改变 实行包产到户以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如长期贫困的安徽凤阳县,在“文 化大革命”时
答 :广播、电影、电视。 (做一做)请同学们看书,并将书本上有关广播、电影、电视的“第一”画出来,并画出对应的时间和地点。 广播 (板书) ( 1) 产生: 20世纪 20年代初。 ( 2) 第一座 广播台 : 1923 年 1月 23 日, 由 英美报商 创办的“大陆报 — 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 上海 正式开播。 ( 3)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 广播电台 : 1926年 6月 1日
宋元 :长途贩运 明代 :会馆、商帮 (晋商 \徽商 )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许多新特点: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劳动力也成为商品;由于商业竞争加剧,区域商人群体形成。 实力最强的如晋商、徽商等。 知识链接 :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是清朝富商乔氏家族的宅院。 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西口,在包头苦心 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店铺、居宅达到 1000 多间。
( 3)影响:一方面带来了灾难 ; 另一方面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 自给自足的家庭手工业和小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村家庭手工业破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和城乡商品交换 自然经济占据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的发展,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洋行大量增加 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 学法点拨
民族合作互助的民族关系。 ( 3)近代以来,在共同抵抗外敌、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为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基 础。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建立主要有以下类型:( 1)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的自治地方,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
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恢复君主立宪制; 1848年二月革命后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在政局动荡的过程中,法国人民追求民主的斗争也是此消彼长。 法国人民的长期斗 争,尤其是 1871 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让统治者真正体味到人民力量的伟大,民主潮流的势不可挡。 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