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下153功率4内容摘要:
( )。 **1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 [][来源 :学科网 ZXXK] ( 1)机器做功越多,它的功率就越大( ). ( 2)机器的功率越大,说明它做功越快 ( ). ( 3)机器的功率小,说明它的效率低( ). ( 4)机器功率越大,说明它做功越多( ). **17.甲起重机用 lmin时间将重为 9800N的货物吊起 5m高,乙起重机用 2min将重为 8000N的货物吊起 8m高。 那么,它们做的功及功率的情况是( )。 [] A.甲做功多、功率大. B.乙做功多、功率大. C.甲的功率大,乙做的功多. D.甲做的功多,乙的功率大. ***18.已知甲、乙两种机械在做功过程中,甲的机械效率比乙的机械效率 大,这表明 ( )。 [] A.甲做功比乙做功快 B.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 C.甲做的额外功比乙做的额外功少 D.甲做的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比乙大 ***19.如图 1012所示,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 第一次提升一个物体(图甲),第二:次提升两个等重的重物(图乙),比较甲、乙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第一次拉力 F 甲 小于第二次拉力 F 乙 图 1011 B.甲、乙两种情况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同 C.图甲滑轮组机械效率比图乙小 D.若将物体提升相同高度,图乙做的有用功多些 ***20.某人用滑轮组将重为 700N的物体匀速提升 ,所用拉力为 250N, 且已知在提升重物过程中的机械效率为 80%,则拉力所做的功为( )。 [] A. 112J B. 150J C. 175J D. **21.一台拖拉机耕地时功率是 60kw, 10min 内匀速前进了以900m。 求它在耕地时受到的阻力。 [] **22.用如图 10 13 所示的定滑轮,把一个重为 G= 95N 的物体吊到 h= 5m的高 处,人拉绳端所用的力 F是 100N。 ( 1)人拉绳端的力为什么不是 95N,而是 100iN呢。 请回答是什么原因; ( 2)求在提升物体过程中做的有用功、总功及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 ***23.用图 10- 14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重物。 若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为G= 10N,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是 h= 5m。 ( 1)如果被提升的物体重为 G=40N,求有用功、总功及机械效率;( 2)如果被提升的物体重为。人教版物理八下153功率4
相关推荐
析 与解答 :本题考查功率的两个影响因素 ,根据 P = Wt 可知 ,功率与功成正比 ,与时间成反比,要比较功率大小 ,用控制变量法 ,在时间相同时 ,做功多的功率大;在做功相同时 ,用时间少的功率大 . 答案:做功;时间多少 . 四、边测过程 —— 当堂达标检 测题 1t混凝土搬运到 3m 高的楼层面上,可以用人力搬,也可以用吊车吊。 搬完这批混凝土 人所做的功_____吊车对混凝土做的功。
些常见物体的功率:(见课本 112 页) 了解一些物体的功率,记住人平时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 W. 活动三、设计 和估测人的功率的实验 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可以测出人的功率。 (如爬楼、跳绳、跑步等) 在学校里,人爬楼的高度通常可以利用一阶台阶的高度 X 台阶数进行测量。 2.所需要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表达式是怎样的。 设计出记录表格 三、全班交流、精讲点拨 1.在水平地面上,用 50N
) A.物体做功越 多,功率越大 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3.下列关于功率说法正确的是 ( ) A.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功越多 B、机械效率越大,说明它做功越快 C、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 D、机器的功率越小,说明它做功越慢 4.在进行“谁上楼功率大”的比赛中 .某同学从一楼到四楼用了 10s
、例题用到的公式: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合作交流】: 换算: 1w= _____J/s, 1w= _____ kw。 功率公式的二个推导公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用路程与时间之比“ s/t”表示运动的快慢,也就是速度;用做功与时间之比“ W/t”表示做功的快慢,也就是功率。 还有哪些需要表示一个物理量变化的快慢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同,说明钢球对木块做的功不同。 木块被推动得越远,表明钢球的动能越大。 实验说明:从不同高度滚下的钢球,具有不同的动能。 ②上面的实验表明钢球从较高处滚下时具有的动能大。 那么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时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可通过观察实验来得到结论。 将质量相同的两个钢球,同时从斜槽的最高点和接近斜槽底部的位置释放。 从最高点滚下的钢球能在水平槽上追上从接近底部滚下的钢球。
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在设计实验之前,教师先给同学们加以指导: ①如何控制变量 ②如何将物体的动能的大小直观的显示出来 上台展示各的实验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设计实验过程 学生小组讨论自主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上台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则对其方案进行“挑刺”,使方案更加完善合理 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 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