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下151功5内容摘要:
滑轮组,动滑 轮上绕了根绳,当物体移动 2时,绳子末端移动距离 S=3 2m=6m,∴动 力做功 W=F S=75N 6m=450J, ∴正确选项为 C ,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解析:做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本题的 A 、 B、 D三种情景,虽然人均对物体施加了力,但物体均没有移动,所以 A、 B、D 两图的人都没有对物体做功。 C 图中的小丽在竖直方向上施加了力,并使箱子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小丽对箱子做了机械功。 答案: C 四、边测过程 —— 当堂达标检测题 ,功这个物理量的单位是( ) A 牛 顿 B 帕斯卡 C 瓦特 D焦耳 ,正确的是( ) A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有做功 B 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 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D 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3.一个中学生站在商场中的自动电梯上,随电梯从一楼上到二楼,则电梯对该同学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 J J J J 4.下面的四个事例中,叙述错误的是 [ ] ,叉车做了 功 ,燃烧的气体做了功 挂着货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起重机对货物做了功 ,马做了功 5.水平路面上有一个重。人教版物理八下151功5
相关推荐
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 分组讨论总结。 板书 :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 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 举例说 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 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 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 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 教师 对正确的例子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
我们用同一个钢球再做两次实验。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第一次,我们让钢球从比较低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 第二次我们让钢球 从比较高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 比较两次实验中木块被推的距离大小。 很显然,钢球从更高的位置滚下来,到达平面上时具有更大的速度,木块被推的更远。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来源 :Z*xx*] 这个实验说明同一个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
实验次数 斜面的 倾斜程度 物体重 G/N 物体上升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 F/N 物体移动距离 S/m 有用功 W 有 /J 总功 W 总 /J 机械效率η 1 较缓 2 较陡 3 最陡 GF⑴ .根据表中数据,可求出第一次实验的有用功为 __________焦, 总功为 __________焦,机械效率是 _____________; ⑵ .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
【自主学习】: 功的计算 做功必须有力和距离, 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 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在力学中,把 叫做功。 力学中的“功”的公式是 “功”的单位 是 1焦耳的物理意义是。 2、出示焦耳的照片,了解 焦耳 的 事迹和成就。 焦耳( 1818~ 1889)是英国物理学家。 1818 年 12月 24 日生于索尔福。 他父亲是酿酒厂的厂主。
分析、总结 观察、思考、回答各图中力做功和没有做功的原因,分析、概括、总结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课堂 小结 板书 :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 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 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 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
- F= 牛- 牛= 牛 G 排 = G 总 - G 桶 = 牛- 牛= 牛 ( 3)实验结论的归纳和分析: F 浮 = G 排 — G 排 = ρ 液 gV 排 结论: 3.通过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板书: F 浮 = G 排 =ρ 液 gV 排 ) (1) 理解原理的内容 (2) 适用于液体和气体。 (3)从 F 浮 =ρ 液 gV 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