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下151功3内容摘要:
【自主学习】: 功的计算 做功必须有力和距离, 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 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在力学中,把 叫做功。 力学中的“功”的公式是 “功”的单位 是 1焦耳的物理意义是。 2、出示焦耳的照片,了解 焦耳 的 事迹和成就。 焦耳( 1818~ 1889)是英国物理学家。 1818 年 12月 24 日生于索尔福。 他父亲是酿酒厂的厂主。 焦耳从小体弱不能上学,在家跟父亲学酿酒,并利用空闲时间自学化学、物理。 他很喜欢电学和磁学,对实验特别感兴趣。 后来成为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位酿酒师和业余科学家。 焦耳可以说是一位 *自学成才的杰出的科学家。 焦耳最早的工作是电学和磁学方面的研究,后转向对功热转化的实验研究。 1866 年由于他在热学、电学和热力学方面的贡献,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柯普莱金质奖章。 【学以致用】 质量为 50Kg的雪橇上装载了 350Kg的货物,一匹马拉着它 将货物匀速运到了 3000m外。人教版物理八下151功3
相关推荐
滑轮组,动滑 轮上绕了根绳,当物体移动 2时,绳子末端移动距离 S=3 2m=6m,∴动 力做功 W=F S=75N 6m=450J, ∴正确选项为 C ,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解析:做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本题的 A 、 B、 D三种情景,虽然人均对物体施加了力,但物体均没有移动,所以 A、 B、D 两图的人都没有对物体做功。 C
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 分组讨论总结。 板书 :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 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 举例说 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 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 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 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 教师 对正确的例子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
我们用同一个钢球再做两次实验。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第一次,我们让钢球从比较低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 第二次我们让钢球 从比较高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 比较两次实验中木块被推的距离大小。 很显然,钢球从更高的位置滚下来,到达平面上时具有更大的速度,木块被推的更远。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来源 :Z*xx*] 这个实验说明同一个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
分析、总结 观察、思考、回答各图中力做功和没有做功的原因,分析、概括、总结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课堂 小结 板书 :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 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 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 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
- F= 牛- 牛= 牛 G 排 = G 总 - G 桶 = 牛- 牛= 牛 ( 3)实验结论的归纳和分析: F 浮 = G 排 — G 排 = ρ 液 gV 排 结论: 3.通过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板书: F 浮 = G 排 =ρ 液 gV 排 ) (1) 理解原理的内容 (2) 适用于液体和气体。 (3)从 F 浮 =ρ 液 gV 排
的密度;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注: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这些猜想进行分析、归类,去伪存真,以便实验探究更加顺利 ) 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样来设计这一实验呢 ?(注:引导学生注意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要控制变量 )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自主选择探究以上的一个或几个猜想,并注意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浮力的大小的。 (注: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不必每个人都要进行完全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