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下146浮力的应用9内容摘要:
- F= 牛- 牛= 牛 G 排 = G 总 - G 桶 = 牛- 牛= 牛 ( 3)实验结论的归纳和分析: F 浮 = G 排 — G 排 = ρ 液 gV 排 结论: 3.通过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板书: F 浮 = G 排 =ρ 液 gV 排 ) (1) 理解原理的内容 (2) 适用于液体和气体。 (3)从 F 浮 =ρ 液 gV 排 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形状,质量等无关。 (4)讲清物体的体积 V 物 与排开液体的体积 V 排 的关系。 4.验 证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 实验 P179 图 127:结论: F 浮 = G 木 =G 排 5.例题分析 (介绍分析法:从问题 → 已知 ) F 浮 = G 排 =ρ 液 gV 排 三.小结 四.练习: P181 3 五.布置作业:本节《同步练习》 回答问题 计算出浮力 第 14 周第 13 周 星期 三 第 2 节 09 年 11 月 2 日 课题 第三节 浮力的有关计算 执教 张延庭 教学 目标 1. 掌握浮力计算的有关公式。 2. 会利 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 浮力的综合计算。 教具 演示 弹簧秤、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仪 学生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复习旧知识,为本课的教学内容服务。人教版物理八下146浮力的应用9
相关推荐
分析、总结 观察、思考、回答各图中力做功和没有做功的原因,分析、概括、总结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课堂 小结 板书 :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 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 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 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
【自主学习】: 功的计算 做功必须有力和距离, 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 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在力学中,把 叫做功。 力学中的“功”的公式是 “功”的单位 是 1焦耳的物理意义是。 2、出示焦耳的照片,了解 焦耳 的 事迹和成就。 焦耳( 1818~ 1889)是英国物理学家。 1818 年 12月 24 日生于索尔福。 他父亲是酿酒厂的厂主。
滑轮组,动滑 轮上绕了根绳,当物体移动 2时,绳子末端移动距离 S=3 2m=6m,∴动 力做功 W=F S=75N 6m=450J, ∴正确选项为 C ,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解析:做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本题的 A 、 B、 D三种情景,虽然人均对物体施加了力,但物体均没有移动,所以 A、 B、D 两图的人都没有对物体做功。 C
的密度;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注: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这些猜想进行分析、归类,去伪存真,以便实验探究更加顺利 ) 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样来设计这一实验呢 ?(注:引导学生注意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要控制变量 )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自主选择探究以上的一个或几个猜想,并注意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浮力的大小的。 (注: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不必每个人都要进行完全的探究
论。 ① 石块在空气中重 N ②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 N ③ 石块受到水的浮力 N ④小桶和被石块排开水 的总重 N ⑤小桶重 N ⑥小桶中的水重 N ⑦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总结: 由几个实验小组汇报实验记录和结果。 总结得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量相等。 说明
均密度 _____水的密度,能漂浮在水面。 轮船的大小通常 用 __________来表示,它就是轮船满载时排开的 ___________。 潜水艇潜入水中时,它的体积是不变的,它排开水的体积 _________,所受的浮力 _________(填“变”或“不变”)只能靠 _______充水或排水来改变 ____________来实现下潜或上浮。 气球和飞艇里面充的气体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