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1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轻柔的情绪,轻柔,柔美、圆润的声音,注意适当的呼吸,慢速有感情地演唱) 妈妈睡着了,我们用 “呣 ”,跟着优美的音乐轻柔地、有感情地唱一唱。 (师生哼唱歌曲) 这声音真好听,我们带着对妈妈的爱再来一次吧。 (师生哼唱歌曲) 带有感情的歌声,即使没有歌词也会让妈妈感动的,如果加上歌词效果就更好。 ( 2)、学习歌词。 请大家跟着老师按音乐节奏来念念歌词。 (跟师念一念)。 让们跟着音乐轻柔地念一念。 (跟音乐念一念)。 ( 3)、 分段学唱。 多么优美的歌呀,我们跟着音乐轻轻地唱唱第一段好吗。 (跟音乐唱第一段) 注意:四分休止符、连音线的地方要唱好,唱准低音 “5”、切分音,比较拖足 3 拍半和不拖足 3 拍半的感情, “2”的时值唱足。 重点学唱 “妈妈屋里静悄悄 ”。 妈妈屋里怎样静悄悄的。 3 3 2 5 │ 2 5 3 │ 2 — │ 2 0 │ 妈妈 屋里 静 悄 悄 桌子 变成 摇 篮 摇 披上 我的 小 花 袄 3 3 2 5 │ 1 — │7 6 7 6 5 │ 2 — │ 伏在桌 上 睡 着 了 一直摇 到 太 阳 照 梦中正 在 微 微 笑 注意:重点练唱第一段歌词。 解。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1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界上最最无私的,最最广博的爱,那就是 — 母爱。 许多人都写了很多很多的歌唱母亲的歌曲和乐曲,同学们你们知道都有那些吗。 (《世上只有妈妈好》、《好妈妈》)。 (播放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就是妈妈唱给孩子的摇篮曲,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是孩子唱给妈妈的 摇篮曲,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初听旋律,请学生说说看着熟睡的妈妈会想些什么。 做些什么。
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 演读使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的文字符号,借助教材的直观在大脑中建立鲜明的表像联系,而且实现表像的外化,那就是把头脑中的表象运用外显的形体动作和语调音色表达出来。 ) 四、想象作画,趣中求新 夜空多美呀。 你想把它画下来吗 ?先说说你想画什么。 (小组交流) 创作想象画。 (音乐渲染气氛,使学生进入太空,幻想着邀游蓝天的情景,联系诗歌内容
际列举钟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方便和作用。 教师:你们都是遵守时间的孩子,老师也认识 一个小朋友,他叫明明,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明明是怎样做的。 情感体验: 教师:讲故事。 (结合多媒体演示并结合教师的语言,在学生面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生动地画面:有一个小朋友叫明明,早上,小闹钟叫明明起床, 明明,明明,快起床 ,可是明明却说, 让我再睡一会儿吧。 小闹钟得完成自己的任务呀,于是,它又叫了起来, 明明
教育”教学理念。 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落实课标理念。 通过“合作分组教学”将“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渗透于教学。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改进 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挂图,实物等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教学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构建高效课堂。 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3)求出这个年段学生的身高的极差。 问题 2: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 23 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单位:米) 成绩 1. 50 1. 60 1. 65 1. 70 1. 75 1. 80 1. 85 1. 90 人数 1 2 4 5 7 2 1 1 求出它们的跳高成绩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答案: 1。 7 1。 71。 70) 第三步;复习巩固 提高深化 :
由表格可知, 81≤ x< 101的 18个班次 和 101≤ x< 121的 15个班次共有 33个班次超过平均载客量,占全天总班次的百分比为 33/83等于 % 活动 : 使用计算器说明,操作时需要参阅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通常需要先按动有关键,使计算器进入统计状态;然后依次输入数据 x1, x2, … , xn ,以及它们的权f, f2, … , fn ;最后按动求平均数的功能键(例如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