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八下使至塞上、登岳阳楼ppt课件内容摘要:
描述景象; 第三步: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二句中最传神的字有哪些。 为什么。 “断 ”、“开”: 具体形象地把天门山的奇险、水势湍急而汹涌的壮阔之貌描绘出来了。 “流”、“回”: 写出了江水呼啸而过又回旋北上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 作者简介 • 陈与义 (1090~ 1138), 宋代诗人。 字去非,自号简斋。 洛阳(今属河南)人。 •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 《 墨梅 》 诗受到徽宗的赏识。 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 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 著有 《 简斋集 》。 写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元年( 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 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 24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 1113)登进士第,授文林郎。 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 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 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 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 旌 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 徙倚 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朗读: jīang xǐyǐ 这是一首 七言律诗 ,是 《 登岳阳楼二首 》 中的第一首,也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长春版语文八下使至塞上、登岳阳楼ppt课件
相关推荐
“我”对这声狼嗥的认识,从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那么一开始“我”是怎样的呢。 是随波逐流,肆意猎杀。 自然界失去了狼到底会怎样。 2020年 5月 11日,阳光明媚的乌鲁木齐,五分钟后黄沙蔽日弥漫了整个天空。 今年第五次沙尘暴 4月 6日席卷整个北京城,出行的市民只好“全副武装” ,在沙尘中往返。 今年第八次沙尘暴袭击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从 4月 24日中午开始
苏轼 苏辙 苏轼起名原因: 苏轼从小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苏洵希望苏轼要像车轼那样处于要位,放低身段,甘为人扶,劝诫他多加外饰以免遭祸 苏辙起名原因: 苏辙性格平和淡泊,深沉不露,左右逢源,尽力王事;苏洵希望他像车辙一样甘居人后,仿效依循,深沉持重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同之处,其寓意是通过什么来体现的。 这种写法叫什么。 辙 轼 都带车子旁,和车有关
10622 2xx ( ) = 1010 2xx ( ) = 10x ( ) ⑵下列计算是否有错,错在那里。 请改正 . ① 22 xyxy ② 442 123 yxxy ③ 623 497 xx ④ 33234327 xx ⑤ 2045 xxx ⑥ 523 xx ⑶计算: 323223
婉曲折的笔触,回溯了中国数百年来落后的历史,以及它们所受的苦难与艰辛。 语气语调:舒缓、沉重 返回 这一组形象:象征祖国饱经风雨 、 经历漫长岁月,仍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 显示它们所受的苦难 情感:对祖国热爱、依恋、痛苦 第一节分析 ① 第二节内容 :着重写人的精神,以 悲怆的基调 ,表达人民在贫穷的境遇里始终保持着“痛苦的希望”,千百年来盼望着
感到兴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 如果许多人在一起,便一人唱,众人和,直到唱痛快为止。 每重唱一遍,只变动少数词语,最简单、最容易传唱,最便于记忆,当然也就最乐于为人们所采用了。 “重章叠句”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三、布置作业。 • 1.
• ( 7)增加结尾分辨头颅和王出殡的情节,更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效果。 • 四、介绍作者和背景。 • 这堂课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比较了两篇文章的异同,从中可以看出,鲁迅的 《 铸剑 》 对这个故事的改编还是比较大的。 那么,我们来思考鲁迅为什么要改编这个故事,为什么要增加那些情节。 要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就必须了解作者本人及其写作背景。 关于鲁迅我们并不陌生,简单回顾一下有关他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