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下巴西2内容摘要:
任务二 :城市化问题。 ( 1)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______, 90%的人口集中分布在 ______地区。 ( 2)图中人口密度在 1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城市是 ______、 ______、 ______。 ( 3) 巴西最大 的城市和工业中心是 ______,该城市的发展过程经历了 ____________阶段、______阶段、 ______阶段。 这三个阶段使该城市的 ______增加、 ______比重上升、 ______规模扩大,这就是 ______过程。 ( 4)请你简要说明城市化过程会带来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你能否 针对城市化过程带来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或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所在的或熟知的城市,有哪些“城市病” ?该怎样解决 ?。人教版地理七下巴西2
相关推荐
二、人口、粮食与环境 (一)自学课本 71页讨论完成如下问题: 找出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内部原因: A、人口增长 B、农牧业生产技术 ,粮食供应 C、常受 (自然灾害)的威胁。 D、自然环境。 总结本区人口、粮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完成课本 72页活动题 3,找出本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方法。 建构知网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单一商品经济: 后果及解决办法 人口、粮食、和环境 第八章 第三节
本 P61图 “欧洲人饮食结构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想想欧洲西部畜牧业发 达,到底有哪些发展畜牧业的有利因素。 ( 1)地理位置因素: ( 2)地形因素:以为 主 ( 3)气候因素: 气候(读 ) 地形特征及对气候的影响 阅读课本 P64图 “欧洲西部的地形”,完成课本 P63“活动” 1题。 欧洲西部的地形以 为主。 平原多分布在西部、中部的沿海地区,主要有 、。 山脉主要有北部的 、中部的。
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为主的经济特征。 (二)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二、说教法 根据地理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两种主要教法: ① 自学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的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 积极思维,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填写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结构体系。 ② 图导图练法
又点明本课主题:沧海桑田即海陆变迁。 ( 创设情景,引用成语导课,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又点明本课主题:沧海桑田即海陆变迁。 ) 展示喜马拉雅山、东部海底和荷兰的图片。 设问: 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会出现海洋 生物的化石。 产生这种沧海变桑田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的古河流和古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过去这里为什么状况。 这种桑田变沧海是由什么 原因引起的。 荷兰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
域就是这三大文明发祥地。 师: 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的分布地区有什么共同点。 生: 都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都在温带,都分布在土壤肥沃的地区等。 归纳总结: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快速分析判断:影响下列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同学们都是东营人,那大家知不知道东营市的历史 ?请同学们看学案上的资料《东营市建市历史》。 现在我们知道
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2.自主探究。 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够发现哪些信 息。 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 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 3.合作交流。 ( 1)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 2)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 3)全班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