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2功率练习2内容摘要:
对集装箱做功的功率相比,第一次 第二次.(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 一 个 物体 的 重 为 600N, 在水平拉力 F=200N的作用下 , 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 30m. 拉力对它做 的 功 为 _______J; 若拉力的功率为 240W 则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 此过程中重力做功 ________J. 16. 起重机以 ,则此起重机的功率为 W, 4s钟内做功 __________J. 17. 有一台额定功率是 55kW 的拖拉机,若保持在额定功率下工作,在甲地上耕地时, 10分钟内匀速前进了 1200m;在乙地上耕地时, 20 分钟内匀速前进了 2800m.拖拉机在甲、乙两块地上耕地时所受阻力之比 f甲: f乙是 . 18. 如图 2 所示,质量为 5kg的物体 M在力 F的作用下以 5c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 计 的读数为 2N.则 拉力 F为 N,物体与水平地面 间 的摩擦力为 N.在 5s内 F做的功是 J,其功率 为 W. (不计轮和绳重,不计轮和绳之间的摩擦) 图 2 19. 甲、乙两同学沿同一竹竿进行爬竿比赛,甲从地面爬到竿顶用了 16s,乙从地面爬到竿顶用了 12s,已知甲、乙两个的体重之比为 3 : 4,则甲、乙两人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和做功的功率之比分别为 ( ) A. 4 : 3 : 4 B. 4 : 4 : 3 C. 3 : 9 : 16 D. 3 : 16 : 9 F M 20. 在学校组织的跳绳比赛中,林琳同学在 1min内跳绳 180次获得了该比赛项目的冠军,设林琳同。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2功率练习2
相关推荐
学习兴趣和互助协作的精神;采用“边探索、边实验、边讨论”的综合启发 式教学方法,渗透科学方法,培养综合能力、创新精神。 《杠杆》设计思路: 我在引入新课时采用学生体验游戏的方法: 方案:一、跷跷板游戏。 用板凳面或厚木板放在砖块上,作成简易的跷跷板,请一位同学站在跷跷板的一端,分别让体重差别很大的两位同学先后站在另一端,比较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认识杠杆、支点、动力、阻力。
1:我认为杠杆可分两类:一是直杠杆;二是弯杠杆。 教师:不错,这位同学观察的非常仔细。 还有其它分类方法吗。 学生 2:我认为可把杠杆分为两类:一是有固定支点的;一类是支点可移动的。 如撬石头的杠杆的支点可移动。 教师:也不错。 图 1 中的杠杆支点可以根据需要来移动。 学生 3:我认为按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关系把杠杆可以分为三类:一是 L1> L2,二是 L1<L2,三是 L1= L2。 学生
怎样才能打开“世界上无数关闭着的门”。 本文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 为什么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讨论: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能列举出这样的事例吗。 你知道吗。 许多伟人在文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比如 …… 拓展阅读: 练习: 就你喜爱的某部作品谈谈你心目中的文学是什么样子。 采用 “文学是 ……”
为什么不求等于多少或者求最大是多少千瓦。 这是因为在实际中水泵有轴功率和配套功率的区别,轴功率是指单独水泵本身所能完成的功率,如果按题内所求功率,只能满足轴功率,那么水泵是无法工作的,因为水泵必须同其它机器配合使用才能工作,所以配套功率是要大于轴功率的,这是否是功率越大越好呢。 不是的,因为功率越大,必定耗电或耗油多,是不符合经济效益的。 作业习题 3。 【 习 题 演练 】 1.物体在
了解一些物体的功率,记住人平时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 W. 活动三、设计和估测人的功率的实验 1.需 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可以测出人的功率。 (如爬楼、跳绳、跑步等) 在学校里,人爬楼的高度通常可以利用一阶台阶的高度 X台阶数进行测量。 2.所需要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表达式是怎样的。 设计出记录表格 三、全班交流、精讲点拨 1.在水平地面上,用 50N 的水平推力推重为 100N的箱子,在
球 上浮到一定的位置后,最后会静止,一部分体积浸没在水中,另一部分体积露出水面,这种状态称为“漂浮”; ( 3)若将铁块放入水中,铁块将会向下运动,这种状态称为“下沉”,铁块 最后会下沉到容器底部; ( 4)将灌满水的小气球(小气球内要尽可能灌满水,不留空气,必要时还要在口处绑一些细铁丝,否则不易浸没在水中)扎紧口,轻轻放入水中,小气球会停留在水中任何深度处,这种状态称为“悬浮”。